涪江源区韩家沟泥石流防治工程改进前后危险性分析
P694%P642.5; 为了降低涪江源区左岸韩家沟泥石流的危害,文章采用遥感解译、野外调查、FLO-2D数值模拟等手段,查清了韩家沟泥石流特征及其防治现状,认为现有防治工程不能满足防灾需求,并据此提出改进的防治工程,对不同降雨频率下防治工程改进前后的泥石流危险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改进防治工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韩家沟位于"8·8"九寨沟地震扰动区,震后泥石流物源丰富,导致每逢强降雨时泥石流频发.在 10年一遇降雨频率下,丰河村及平松路均处于低危险区,现有防治工程可有效防治泥石流灾害;在 50年一遇降雨频率下,丰河村处于泥石流高危险区,泥石流冲出排导槽,冲毁平松路,现有防治...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地质力学学报 Vol. 30; no. 4; pp. 659 - 672 |
---|---|
Main Authors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01.08.202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调查局新构造与地壳稳定性研究中心,北京 10008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探队,四川成都 610070%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中国地质调查局新构造与地壳稳定性研究中心,北京 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6-6616 |
DOI |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097 |
Cover
Summary: | P694%P642.5; 为了降低涪江源区左岸韩家沟泥石流的危害,文章采用遥感解译、野外调查、FLO-2D数值模拟等手段,查清了韩家沟泥石流特征及其防治现状,认为现有防治工程不能满足防灾需求,并据此提出改进的防治工程,对不同降雨频率下防治工程改进前后的泥石流危险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改进防治工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韩家沟位于"8·8"九寨沟地震扰动区,震后泥石流物源丰富,导致每逢强降雨时泥石流频发.在 10年一遇降雨频率下,丰河村及平松路均处于低危险区,现有防治工程可有效防治泥石流灾害;在 50年一遇降雨频率下,丰河村处于泥石流高危险区,泥石流冲出排导槽,冲毁平松路,现有防治工程不能满足要求.采用多级拦挡坝、排导槽截弯取直等改进的防治工程后,可有效预防泥石流对沟口下方承灾体的损害,泥石流堆积方量减少 50.2%,堆积面积减少 86%,高危险区均位于排导槽内,治理效果显著. |
---|---|
ISSN: | 1006-6616 |
DOI: | 10.12090/j.issn.1006-6616.20230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