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来河北省耕地利用转型特征及过程
F301; 把握耕地利用转型脉络是改进耕地资源管理模式的重要前提.该研究通过构建耕地利用形态的度量指标,刻画1949—2019年长时间序列变化特征,基于趋势性转折点诊断耕地利用形态转型期,分析不同转型期耕地转型的诱发路径.结果表明:1)河北省耕地利用形态表现出明显的转型特征.其中耕地利用面积以快速减少转变为缓慢减少为标志发生转型;耕地利用结构以水浇地占比超过50%为标志发生转型,由旱地为主逐渐向以水浇地为主演变;耕地利用强度表现为快速增强后平缓发展的趋势,耕地利用强度达到最高值后开始转型为平衡发展;耕地经营模式受政策驱动,由家庭分散经营逐渐向小农户与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规模经营并存转型;耕地利...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农业工程学报 Vol. 38; no. 12; pp. 260 - 269 |
---|---|
Main Authors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石家庄 050011
01.06.2022
河北省地理信息开发应用技术创新中心,石家庄 050011%邯郸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邯郸 056005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2-6819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22.12.030 |
Cover
Summary: | F301; 把握耕地利用转型脉络是改进耕地资源管理模式的重要前提.该研究通过构建耕地利用形态的度量指标,刻画1949—2019年长时间序列变化特征,基于趋势性转折点诊断耕地利用形态转型期,分析不同转型期耕地转型的诱发路径.结果表明:1)河北省耕地利用形态表现出明显的转型特征.其中耕地利用面积以快速减少转变为缓慢减少为标志发生转型;耕地利用结构以水浇地占比超过50%为标志发生转型,由旱地为主逐渐向以水浇地为主演变;耕地利用强度表现为快速增强后平缓发展的趋势,耕地利用强度达到最高值后开始转型为平衡发展;耕地经营模式受政策驱动,由家庭分散经营逐渐向小农户与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规模经营并存转型;耕地利用功能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演变趋势,以耕地主导功能由社会功能向生产功能转变为标志发生转型.2)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河北省耕地利用形态相继发生转型.耕地类型结构、功能等形态在1975年和1995年完成转型,早于社会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转型;耕地利用面积、耕地经营模式和利用强度等形态转型分别在2011、2002和2008年完成,晚于社会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转型.3)人口增长、区域发展政策、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等是区域耕地利用转型的重要诱发路径. |
---|---|
ISSN: | 1002-6819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22.12.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