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动强度对黄土地震滑坡后壁形态的影响

P642.22%X43; 震害表明,不同强度地震动诱发的黄土地震滑坡形态有较大差别.利用野外调查数据统计了1920年海原特大地震诱发滑坡后壁倾角的平均值,运用颗粒流软件PFC2D计算得到了不同地震动强度下滑坡后壁的形态特征,最后根据野外调查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地震动强度是造成滑坡后壁形态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其他条件一定的前提下,地震动越大,滑坡后壁倾角越小,滑坡后壁位置越靠近原始斜坡的高位;(2)滑坡后壁具有坡度大、海拔高、人为改造难度大、自身含水量较低、原状黄土结构性较好等特征,稳定性较强,在野外调查中可以利用滑坡后壁倾角和滑坡后壁的形态特征快速区分诱发滑坡的历史地震....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自然灾害学报 Vol. 31; no. 3; pp. 106 - 115
Main Authors 常晁瑜, 薄景山, 乔峰, 段玉石, 张毅毅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 01.06.2022
防灾科技学院,河北三河065201%防灾科技学院,河北三河065201
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4-4574
DOI10.13577/j.jnd.2022.0310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642.22%X43; 震害表明,不同强度地震动诱发的黄土地震滑坡形态有较大差别.利用野外调查数据统计了1920年海原特大地震诱发滑坡后壁倾角的平均值,运用颗粒流软件PFC2D计算得到了不同地震动强度下滑坡后壁的形态特征,最后根据野外调查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地震动强度是造成滑坡后壁形态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其他条件一定的前提下,地震动越大,滑坡后壁倾角越小,滑坡后壁位置越靠近原始斜坡的高位;(2)滑坡后壁具有坡度大、海拔高、人为改造难度大、自身含水量较低、原状黄土结构性较好等特征,稳定性较强,在野外调查中可以利用滑坡后壁倾角和滑坡后壁的形态特征快速区分诱发滑坡的历史地震.
ISSN:1004-4574
DOI:10.13577/j.jnd.20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