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陆地棉农艺性状与皮棉产量性状的遗传贡献及决策系数分析

研究陆地棉亲本及F1组合农艺性状与皮棉产量性状的遗传,为育种工作者对某些性状的选择和改良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加性-显性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130个陆地棉品种(系)及其206个F1组合的4个农艺性状和4个产量性状的观察结果进行了遗传贡献分析和决策系数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亲本的8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在5.54%~50.83%之间,F1组合则在3.96%~55.87%之间.农艺性状(除第一果枝节位对衣分外)对产量性状的加性贡献率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贡献率在4%~100%),五瓣铃率和株高对单株铃数和铃重的加性贡献率和显性×环境互作贡献率均达0.01以上的正向极显著水平.遗...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作物学报 Vol. 50; no. 6; pp. 1486 - 1502
Main Authors 李长喜, 董占鹏, 关永虎, 刘金伟, 李航, 梅拥军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塔里木大学农学院,新疆阿拉尔 843300 12.06.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496-3490
DOI10.3724/SP.J.1006.2024.34157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研究陆地棉亲本及F1组合农艺性状与皮棉产量性状的遗传,为育种工作者对某些性状的选择和改良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加性-显性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130个陆地棉品种(系)及其206个F1组合的4个农艺性状和4个产量性状的观察结果进行了遗传贡献分析和决策系数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亲本的8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在5.54%~50.83%之间,F1组合则在3.96%~55.87%之间.农艺性状(除第一果枝节位对衣分外)对产量性状的加性贡献率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贡献率在4%~100%),五瓣铃率和株高对单株铃数和铃重的加性贡献率和显性×环境互作贡献率均达0.01以上的正向极显著水平.遗传效应中受加性效应控制有第一果枝高度、株高、五瓣铃率、铃重和衣分,其中衣分为最大.株高除加性效应较小外,其显性效应、加性×环境互作效应、显性×环境互作效应和互作广义遗传率均为最大.确定了提高陆地棉杂交种后代单株皮棉产量的主要决策性状和限制性状.陆地棉变异系数幅度较大;五瓣铃率和株高对提高单株铃数和铃重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单株铃数、铃重和衣分是提高单株皮棉产量的主要决策性状.
ISSN:0496-3490
DOI:10.3724/SP.J.1006.2024.3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