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碳酸盐岩油藏纳米微乳相渗调节作用机制

TE344; 对致密油藏进行相渗调节,可有效启动基质,改善油水渗流状况.纳米材料由于具有比表面积大、尺寸小等优点,可作为相渗调节剂.以分散纳米SiO2的柴油为油相制备纳米级相渗调节剂,并对其进行性能评价.结果 表明:纳米相渗调节剂为粒径中值4.351 nm的O/W型纳米微乳液,可稳定存在3个月;不同质量分数相渗调节剂粒径中值为3~7 nm;油水间界面张力为0.5~5 mN/m,在碳酸盐岩压片上的平均接触角为40°~75°;经纳米相渗调节剂处理后岩石表面均匀平滑,且被纳米吸附膜包覆;经纳米相渗调节剂处理后岩心油相相对渗透率下降幅度小于20%,水相相对渗透率下降幅度大于60%....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44; no. 1; pp. 89 - 95
Main Authors 齐宁, 李振亮, 翟恒来, 梁冲, 李艺恬, 王一伟, 潘林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065007 20.02.2020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673-5005
DOI10.3969/j.issn.1673-5005.2020.01.010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E344; 对致密油藏进行相渗调节,可有效启动基质,改善油水渗流状况.纳米材料由于具有比表面积大、尺寸小等优点,可作为相渗调节剂.以分散纳米SiO2的柴油为油相制备纳米级相渗调节剂,并对其进行性能评价.结果 表明:纳米相渗调节剂为粒径中值4.351 nm的O/W型纳米微乳液,可稳定存在3个月;不同质量分数相渗调节剂粒径中值为3~7 nm;油水间界面张力为0.5~5 mN/m,在碳酸盐岩压片上的平均接触角为40°~75°;经纳米相渗调节剂处理后岩石表面均匀平滑,且被纳米吸附膜包覆;经纳米相渗调节剂处理后岩心油相相对渗透率下降幅度小于20%,水相相对渗透率下降幅度大于60%.
ISSN:1673-5005
DOI:10.3969/j.issn.1673-5005.2020.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