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团鱼山地区浅湖油页岩特征、成因及成矿模式-以青柴地2井为例
P618.12; 我国陆相油页岩资源丰富,通常沉积于深湖-半深湖、湖沼以及浅湖环境,其中浅湖油页岩主要发育于柴达木盆地、老黑山盆地、黄县盆地等地区.为研究浅湖油页岩的特征和成因,分析其成矿模式,对柴达木盆地团鱼山地区的青柴地2井石门沟组含煤段浅湖油页岩样品分别开展了有机碳、热解、含油率、灰分、挥发分、密度、发热量、主微量元素、X衍射等测试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油页岩为中灰分、高挥发分、低密度、高发热量、低-中等含油率的油页岩.该油页岩的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为Ⅱ2型,成熟度为未成熟.其矿物组成主要为粘土矿物和石英,组成元素以SiO2、Al2O3和TFe2O3为主,具有P2O5、Co、Cu、Z...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地质与勘探 Vol. 59; no. 5; pp. 1103 - 1116 |
---|---|
Main Authors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北京 100083
01.09.2023
中国地质调查局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6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61%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调查局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0495-5331 |
DOI | 10.12134/j.dzykt.2023.05.016 |
Cover
Summary: | P618.12; 我国陆相油页岩资源丰富,通常沉积于深湖-半深湖、湖沼以及浅湖环境,其中浅湖油页岩主要发育于柴达木盆地、老黑山盆地、黄县盆地等地区.为研究浅湖油页岩的特征和成因,分析其成矿模式,对柴达木盆地团鱼山地区的青柴地2井石门沟组含煤段浅湖油页岩样品分别开展了有机碳、热解、含油率、灰分、挥发分、密度、发热量、主微量元素、X衍射等测试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油页岩为中灰分、高挥发分、低密度、高发热量、低-中等含油率的油页岩.该油页岩的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为Ⅱ2型,成熟度为未成熟.其矿物组成主要为粘土矿物和石英,组成元素以SiO2、Al2O3和TFe2O3为主,具有P2O5、Co、Cu、Zn、Ga、Mo、Ba、Th、U等元素富富集,SiO2、TFe2O3、MgO、Na2O、CaO、K2O、TiO2、MnO、Li、V、Cr、Ni、Rb、Sr、Zr等元素亏损的特点.油页岩沉积时具有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微咸水-淡水的水体盐度和弱氧化-弱还原的保存条件.分析各环境因素显示,水体深度相对较大,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强,盐度相对较高,保存条件较好,以及偏碱性的水体条件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和油页岩的形成,据此建立了研究区浅湖油页岩的形成模式. |
---|---|
ISSN: | 0495-5331 |
DOI: | 10.12134/j.dzykt.2023.05.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