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皮残渣多糖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活性测定

目的:充分开发山药皮的经济价值.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对山药皮和经乙醇提取多酚、黄酮的山药皮残渣进行多糖提取,得山药皮多糖(P1)和山药皮残渣多糖(P2),并分析其结构特征和抗氧化活性.结果:P1、P2得率相差不大,但P2(33.5%)的多糖含量约为P1(17.8%)的两倍;二者均为孔状结构,P2较P1表面有着更密集的孔洞;P1中主要的单糖为甘露糖、葡萄糖及半乳糖,而P2的为甘露糖;P1、P2不仅存在微晶结构,还存在晶体和非晶结构共存的多晶系统;两种多糖样品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且均未发现蛋白质;P1、P2中均存在3个螺旋结构,其重均分子量分别为37153.52和3467.37,此外,P2的热稳定性不...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食品与机械 Vol. 39; no. 2; pp. 153 - 206
Main Authors 杭书扬, 杨留枝, 史苗苗, 闫溢哲, 刘延奇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食品生产与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1 01.02.2023
河南省冷链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01
郑州轻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郑州轻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3-5788
DOI10.13652/j.spjx.1003.5788.2022.80479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目的:充分开发山药皮的经济价值.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对山药皮和经乙醇提取多酚、黄酮的山药皮残渣进行多糖提取,得山药皮多糖(P1)和山药皮残渣多糖(P2),并分析其结构特征和抗氧化活性.结果:P1、P2得率相差不大,但P2(33.5%)的多糖含量约为P1(17.8%)的两倍;二者均为孔状结构,P2较P1表面有着更密集的孔洞;P1中主要的单糖为甘露糖、葡萄糖及半乳糖,而P2的为甘露糖;P1、P2不仅存在微晶结构,还存在晶体和非晶结构共存的多晶系统;两种多糖样品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且均未发现蛋白质;P1、P2中均存在3个螺旋结构,其重均分子量分别为37153.52和3467.37,此外,P2的热稳定性不如P1;在0.2~1.0 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P1、P2的抗氧化活性均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2较P1有着更好的抗氧化活性;P1、P2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0.964,0.586 mg/mL,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值分别为0.962,0.711 mg/mL.结论:经乙醇提取多酚、黄酮的山药皮残渣中仍含有丰富的多糖,且P2较P1有着更好的结构特性和抗氧化活性.
ISSN:1003-5788
DOI:10.13652/j.spjx.1003.5788.2022.80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