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蓄水后城陵矶至九江段河道冲淤调整机理
TV147; 大型水利枢纽的修建引起了下游河道的冲淤调整,对生态环境、防洪、航运等都有显著的影响.2008年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以来,城陵矶以下河段冲刷加剧.为探究水库影响下游河道冲淤调整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分析了城陵矶至九江段河道冲淤分布及断面形态变化特征:2008年以来河道冲淤变化主要集中在基本河槽,其变化占整个平滩河槽的90%以上,且基本河槽冲刷加剧;断面形态表现为河槽冲刷下切、断面趋于窄深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2008-2016年河段尺度的基本河槽形态参数与水流输沙能力的经验关系,发现螺山、汉口两站流量分别为29 000 ~31 000 m3/s、31 000 ~33 000...
Saved in:
Published in | 水科学进展 Vol. 31; no. 2; pp. 162 - 171 |
---|---|
Main Authors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湖北武汉,430010
30.03.2020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1-6791 |
DOI | 10.14042/j.cnki.32.1309.2020.02.002 |
Cover
Summary: | TV147; 大型水利枢纽的修建引起了下游河道的冲淤调整,对生态环境、防洪、航运等都有显著的影响.2008年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以来,城陵矶以下河段冲刷加剧.为探究水库影响下游河道冲淤调整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分析了城陵矶至九江段河道冲淤分布及断面形态变化特征:2008年以来河道冲淤变化主要集中在基本河槽,其变化占整个平滩河槽的90%以上,且基本河槽冲刷加剧;断面形态表现为河槽冲刷下切、断面趋于窄深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2008-2016年河段尺度的基本河槽形态参数与水流输沙能力的经验关系,发现螺山、汉口两站流量分别为29 000 ~31 000 m3/s、31 000 ~33 000 m3/s时,河槽形态与水流输沙能力的相关性最强、造床作用和水流冲刷强度最大,因此,可以认为是2008年以来影响城陵矶至九江段冲淤调整的特征流量.2008年以后,该流量级以下的水流累积造床作用凸显,是冲淤变化部位调整到基本河槽的主要原因;同时,受各站d>0.125 mm粒径组泥沙输沙量大幅度减小、航道整治工程的影响,河槽冲刷加剧. |
---|---|
ISSN: | 1001-6791 |
DOI: | 10.14042/j.cnki.32.1309.2020.0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