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稳定同位素的枸杞岛海藻场鱼类群落营养结构特征

S917.4%S931.1; 为了阐明枸杞岛近岸海域食物网结构,为岛礁近岸海藻场鱼类群落结构变化提供研究依据,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方法,分析评估了舟山枸杞岛近岸海藻场主要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特征及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海藻场茂盛期(春、夏季)主要鱼类的δ13C值范围为-20.4‰~-12.8‰,均值.为-16.1‰,其δ15N值范围为4.1‰~10.4‰,均值为8.4‰;海藻场衰退期(秋、冬季)主要鱼类的δ13C值范围为-17.9%.~-14.4‰,均值为-16.1‰,δ15N值范围为7.6‰~12.9‰,均值为9.7‰.钩虾和麦秆虫对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海洋与湖沼 Vol. 55; no. 2; pp. 431 - 440
Main Authors 薛彬, 李磊, 蒋丽勤, 张佳奇, 戴乾, 王君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重点渔场渔业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 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舟山 31602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 200090%浙江海洋大学 浙江舟山 316022 01.03.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029-814X
DOI10.11693/hyhz20231200279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S917.4%S931.1; 为了阐明枸杞岛近岸海域食物网结构,为岛礁近岸海藻场鱼类群落结构变化提供研究依据,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方法,分析评估了舟山枸杞岛近岸海藻场主要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特征及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海藻场茂盛期(春、夏季)主要鱼类的δ13C值范围为-20.4‰~-12.8‰,均值.为-16.1‰,其δ15N值范围为4.1‰~10.4‰,均值为8.4‰;海藻场衰退期(秋、冬季)主要鱼类的δ13C值范围为-17.9%.~-14.4‰,均值为-16.1‰,δ15N值范围为7.6‰~12.9‰,均值为9.7‰.钩虾和麦秆虫对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和 斑头鱼(Agrammus agrammus)等海藻场定居种类的食源贡献率最大,浮游动物对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和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的等非藻场定居种类食源贡献最大;应用SIBER模型计算显示枸杞岛海藻场茂盛期的主要鱼类群落生态位空间、核心生态位空间、基础食物来源、营养多样性的值均大于衰退期.不同时期的鱼类营养结构存在差异,茂盛期位于多边形顶点的种类分别为赤鼻棱鳀、青鳞小沙丁、丝背细鳞鲀和黄姑鱼;而衰退期的种类为赤鼻棱鳀、棘头梅童鱼、黑鲷、斑鳍天竺鲷、红鳍天竺鲷、红鳍东方鲀和大泷六线鱼.研究表明海藻场对主要鱼类的碳源具有显著影响,海藻场茂盛期支撑了更高的生物多样性、食源多样性和群落营养结构.
ISSN:0029-814X
DOI:10.11693/hyhz2023120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