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尺度撂荒草地入渗特征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S152.7; 为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多种因素对撂荒草地入渗特征的影响,采用野外自然降雨观测法,研究不同降雨特征(降雨量、平均雨强、降雨历时和最大30 min雨强(I30))、土壤前期含水量、坡长(10 m、20 m、30 m、40 m和50 m)和植被盖度条件下土壤入渗特征差异,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判断影响撂荒草地入渗特征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① 入渗量随降雨量、降雨历时和I30增加而增大(R2>0.55,P<0.01);入渗补给系数随降雨量、I30和平均雨强增大而减小(R2>0.12,P<0.05);平均入渗率随降雨强度、I30增加而递增(R2>0.53,P<...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水科学进展 Vol. 31; no. 6; pp. 820 - 831
Main Authors 肖婧, 王兵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陕西 杨凌 712100 30.11.20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 杨凌 7121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陕西 杨凌 712100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1-6791
DOI10.14042/j.cnki.32.1309.2020.06.002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S152.7; 为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多种因素对撂荒草地入渗特征的影响,采用野外自然降雨观测法,研究不同降雨特征(降雨量、平均雨强、降雨历时和最大30 min雨强(I30))、土壤前期含水量、坡长(10 m、20 m、30 m、40 m和50 m)和植被盖度条件下土壤入渗特征差异,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判断影响撂荒草地入渗特征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① 入渗量随降雨量、降雨历时和I30增加而增大(R2>0.55,P<0.01);入渗补给系数随降雨量、I30和平均雨强增大而减小(R2>0.12,P<0.05);平均入渗率随降雨强度、I30增加而递增(R2>0.53,P<0.01).② 入渗量和平均入渗率随前期含水量增加而减少,入渗补给系数随之增加而增大(R2>0.13,P<0.05).③入渗量、入渗补给系数和平均入渗率总体随坡长增加而增大(R2>0.56,P<0.01),但在坡长30 m和40 m之间存在临界坡长.④在入渗效率较高的情况下,植被对土壤入渗的影响并不显著,降雨特征和坡长成为主导因子.
ISSN:1001-6791
DOI:10.14042/j.cnki.32.1309.2020.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