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洪涝问题与成因分析

TV122; 利用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水文气象资料,探讨城市化背景下北京城市洪涝特征、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近50年来城市内涝逐渐成为北京洪涝灾害的主要类型,随着城市化迅猛发展,城市内涝积水点数量在时间上表现为显著增加趋势,在空间上呈现出由内环逐步向外环扩张趋势,与城市化发展空间格局关系密切.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城市洪涝形成机制,指出区域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发展改变了城市降水格局,汛期降水量和极端降水事件呈现下降趋势,但城区短历时强降水事件呈现增加态势;城市化发展改变了区域下垫面条件、城市流域产汇流特性和城市排水格局,进而影响了区域水循环过程和水量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同时城市基础设...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水科学进展 Vol. 30; no. 2; pp. 153 - 165
Main Authors 宋晓猛, 张建云, 贺瑞敏, 邹贤菊, 张春桦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30.03.2019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9%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9%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1-6791
DOI10.14042/j.cnki.32.1309.2019.02.001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V122; 利用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水文气象资料,探讨城市化背景下北京城市洪涝特征、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近50年来城市内涝逐渐成为北京洪涝灾害的主要类型,随着城市化迅猛发展,城市内涝积水点数量在时间上表现为显著增加趋势,在空间上呈现出由内环逐步向外环扩张趋势,与城市化发展空间格局关系密切.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城市洪涝形成机制,指出区域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发展改变了城市降水格局,汛期降水量和极端降水事件呈现下降趋势,但城区短历时强降水事件呈现增加态势;城市化发展改变了区域下垫面条件、城市流域产汇流特性和城市排水格局,进而影响了区域水循环过程和水量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足、排水排涝标准偏低、应急管理能力不足等因素,导致城市洪涝发生风险增加,降低了城市洪涝综合应对能力.
ISSN:1001-6791
DOI:10.14042/j.cnki.32.1309.2019.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