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产卵栖息地的三维水力因子适宜性分析

Q959.4; 建立三维水动力学模型分析中华鲟产卵栖息地水力因子的时空分布和中华鲟产卵时的适宜水力特性,为设计最佳的生态调度方案提供科技支撑.研究结果表明,中华鲟产卵栖息地的上产卵区水深和流速的变化主要受流量影响,涡量的变化主要受地形影响;中华鲟产卵前需要高流量脉冲刺激产卵.坝下与隔流堤之间流速和涡量值的大小与波动远大于其他区域,均值为2.4 m/s和11 m2/s.产卵栖息地水体表层、中层和底层的流速和水平涡量分布格局相似,均是在上产卵区值较大,空间分布多样性高.水体中层垂向涡量的值远大于底层和表层.产卵栖息地水体表层、中层和底层水力分布特征为中华鲟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水力条件,体现出中华鲟对产...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水科学进展 Vol. 29; no. 1; pp. 80 - 88
Main Authors 班璇, 高欣, Panayiotis DIPLAS, 肖飞, 石小涛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湖北省环境与灾害监测与评估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7%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2%Department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Lehigh University,Bethlehem,PA USA 18015%三峡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宜昌,443002 30.01.2018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1-6791
DOI10.14042/j.cnki.32.1309.2018.01.010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Q959.4; 建立三维水动力学模型分析中华鲟产卵栖息地水力因子的时空分布和中华鲟产卵时的适宜水力特性,为设计最佳的生态调度方案提供科技支撑.研究结果表明,中华鲟产卵栖息地的上产卵区水深和流速的变化主要受流量影响,涡量的变化主要受地形影响;中华鲟产卵前需要高流量脉冲刺激产卵.坝下与隔流堤之间流速和涡量值的大小与波动远大于其他区域,均值为2.4 m/s和11 m2/s.产卵栖息地水体表层、中层和底层的流速和水平涡量分布格局相似,均是在上产卵区值较大,空间分布多样性高.水体中层垂向涡量的值远大于底层和表层.产卵栖息地水体表层、中层和底层水力分布特征为中华鲟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水力条件,体现出中华鲟对产卵栖息地不同功能区的自主选择性.
ISSN:1001-6791
DOI:10.14042/j.cnki.32.1309.2018.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