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润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区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CO2浓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X144%X16; 以中国南方岩溶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杉木河流域的子流域——黄洲河岩溶小流域为研究区,对3种不同利用方式土地(林地、旱地、水田)中的土壤CO2浓度进行为期一年的观测,并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其理化性质.结果显示:(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CO2的年平均浓度为:水田(21008×10-6)>林地(9038×10-6)>旱地(5660×10-6);(2)一年中林地与旱地的土壤CO2月浓度曲线与月均气温曲线的变化形态具有相似性,年变化规律总体上表现一致:1-7月土壤CO2浓度逐渐升高,8月浓度达到峰值,分别为16157×10-6和13458×10-6;(3)水田土壤CO2浓度...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岩溶 Vol. 40; no. 4; pp. 617 - 624
Main Authors 代林玉, 肖时珍, 曾成, 闫伟, 肖华, 邰治钦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81%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55000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81 01.08.2021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55000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1-4810
DOI10.11932/karst2021y10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X144%X16; 以中国南方岩溶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杉木河流域的子流域——黄洲河岩溶小流域为研究区,对3种不同利用方式土地(林地、旱地、水田)中的土壤CO2浓度进行为期一年的观测,并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其理化性质.结果显示:(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CO2的年平均浓度为:水田(21008×10-6)>林地(9038×10-6)>旱地(5660×10-6);(2)一年中林地与旱地的土壤CO2月浓度曲线与月均气温曲线的变化形态具有相似性,年变化规律总体上表现一致:1-7月土壤CO2浓度逐渐升高,8月浓度达到峰值,分别为16157×10-6和13458×10-6;(3)水田土壤CO2浓度在1-3月逐渐下降,3月出现最低值11727×10-6,3-12月逐渐升高,8月开始波动升高,在10月达到峰值(29993×10-6);(4)白云岩区土壤CO2浓度有显著的季节变化规律(夏秋高、冬春低);(5)气温、降雨对林地和旱地土壤CO2浓度有显著影响,而对水田土壤CO2浓度影响不显著;(6)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差异对土壤CO2浓度有一定影响,且土壤pH增高,其土壤CO2浓度也随之增大.
ISSN:1001-4810
DOI:10.11932/karst2021y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