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CO2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S154.1; 为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剖面CO 2含量的影响,分析了吕梁山西侧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果树林地、大田作物地、荒地)土壤理化性质和不同深度的CO 2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其结果表明:果树林地、大田作物地和荒地三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全磷、全钾含量差别不大,大田作物地土壤有机碳含量(2.95±1.19 g·kg-1)>荒地(2.63±1.36 g·kg-1)>果树林地(2.38±0.78 g·kg-1),而大田作物地土壤无机碳含量(14.36±5.17 g·kg-1)>果树林地(14.16±1.32 g·kg-1)>荒地(12.40±4.04 g·kg...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中国岩溶 Vol. 38; no. 1; pp. 70 - 79 |
|---|---|
| Main Authors |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4%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710062%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541004
01.02.2019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4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1001-4810 |
| DOI | 10.11932/karst20190108 |
Cover
| Summary: | S154.1; 为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剖面CO 2含量的影响,分析了吕梁山西侧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果树林地、大田作物地、荒地)土壤理化性质和不同深度的CO 2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其结果表明:果树林地、大田作物地和荒地三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全磷、全钾含量差别不大,大田作物地土壤有机碳含量(2.95±1.19 g·kg-1)>荒地(2.63±1.36 g·kg-1)>果树林地(2.38±0.78 g·kg-1),而大田作物地土壤无机碳含量(14.36±5.17 g·kg-1)>果树林地(14.16±1.32 g·kg-1)>荒地(12.40±4.04 g·kg-1);同样,土壤全氮含量在大田作物地中含量最高,在其他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全氮含量大致相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剖面CO 2体积分数的影响较大,果树林地0~20 cm深度土壤CO 2含量高于大田作物地和荒地,其原因:一方面为果树林地地表调落物较多,表层有机碳积累较多,在微生物分解作用下,形成了大量的CO 2,另一方面,果树林地人为扰动小,而大田作物地人为扰动较大,土壤CO 2浓度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农田的耕作管理措施和种植作物的品种.三种土地利用方式在土壤80 cm处土壤CO 2含量均突然下降,其原因可能为雨水下渗吸收了土壤CO 2后与下部碳酸盐矿物发生作用,即碳酸盐矿物的溶蚀过程消耗吸收土壤CO 2.土壤温、湿度也影响了土壤CO 2的产生,但相关性均不显著,其原因为研究区土壤呼吸对温度响应高度依赖于土壤含水量,土壤CO 2的产生速率更多受水热因子耦合作用的影响. |
|---|---|
| ISSN: | 1001-4810 |
| DOI: | 10.11932/karst2019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