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汉代羊毛织物染料的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表征

O657.63; 汉代女性干尸着鲜艳的红-蓝-浅黄三色羊毛纤维编制的华丽服饰,本研究以织物片段作为研究样本,主要采用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法对其染料进行表征.离子成像与高质量分辨数据显示:红色纤维表面产生汞同位素离子(202Hg+和199Hg+)、汞-硫离子(HgS+,m/z 234)、硫同位素离子(32S-和34S-)等,指示其染料属于天然无机矿物朱砂(HgS);蓝色纤维则出现目标化合物的准分子离子m/z 263([M+H]+),以及合理的碎片离子系列,如m/z 235(C15H11N2O+)和m/z 247(C16H11N2O+)等,指示其呈色来自经典天然植物有机染料靛蓝...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质谱学报 Vol. 45; no. 3; pp. 386 - 395
Main Authors 刘婕, 陈相龙, 梁汉东, 铁偲, 李展平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01.05.202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 100101%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清华大学化学系,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4-2997
DOI10.7538/zpxb.2024.1009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O657.63; 汉代女性干尸着鲜艳的红-蓝-浅黄三色羊毛纤维编制的华丽服饰,本研究以织物片段作为研究样本,主要采用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法对其染料进行表征.离子成像与高质量分辨数据显示:红色纤维表面产生汞同位素离子(202Hg+和199Hg+)、汞-硫离子(HgS+,m/z 234)、硫同位素离子(32S-和34S-)等,指示其染料属于天然无机矿物朱砂(HgS);蓝色纤维则出现目标化合物的准分子离子m/z 263([M+H]+),以及合理的碎片离子系列,如m/z 235(C15H11N2O+)和m/z 247(C16H11N2O+)等,指示其呈色来自经典天然植物有机染料靛蓝(C16H10N2O2,分子质量 262.074 2);浅黄纤维未检出有机染料(如姜黄)或无机染料(如铁黄),其呈色可能是白色羊毛自然老化陈旧所致.本工作表明,擅长微区原位与超高灵敏度检测的TOF-SIMS法既适用于有机染料分析,也适用于无机染料分析,该方法有望在考古和博物馆馆藏相关研究中获得广泛应用.
ISSN:1004-2997
DOI:10.7538/zpxb.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