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水陆交错带土壤粒径分形维数与水力性质

S29%S152; 分析漓江水陆交错带土壤粒径分形维数与水力性质,为漓江流域水陆交错带土壤迁移、沉积和土壤水文循环模拟提供参考依据.以漓江5个典型水陆交错带样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和水力参数,计算土壤粒径分形维数,基于相关分析、冗余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分形维数与水力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漓江水陆交错带土壤粒径主要集中在0~400μm,土壤质地偏细,黏粒含量较高;土壤粒径分布范围中体积分数占比大的颗粒占主导地位,土壤粒径主要分布在密集区域,但粒径分布稀疏区的土壤颗粒对环境因子更敏感;单重分形维数(D)、信息维(D(1))、关联维(D(2))、信息维/容量维(D(1)/D(0))、谱...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节水灌溉 no. 12; pp. 48 - 57
Main Authors 田卓, 张帅普, 代俊峰, 毕明峰, 何建华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 10.12.2022
桂林理工大学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广西桂林54100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7-4929
DOI10.12396/jsgg.2022113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S29%S152; 分析漓江水陆交错带土壤粒径分形维数与水力性质,为漓江流域水陆交错带土壤迁移、沉积和土壤水文循环模拟提供参考依据.以漓江5个典型水陆交错带样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和水力参数,计算土壤粒径分形维数,基于相关分析、冗余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分形维数与水力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漓江水陆交错带土壤粒径主要集中在0~400μm,土壤质地偏细,黏粒含量较高;土壤粒径分布范围中体积分数占比大的颗粒占主导地位,土壤粒径主要分布在密集区域,但粒径分布稀疏区的土壤颗粒对环境因子更敏感;单重分形维数(D)、信息维(D(1))、关联维(D(2))、信息维/容量维(D(1)/D(0))、谱宽(?α)与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VG模型和BC模型拟合的饱和含水量参数(VG-θs、BC-θs)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容重呈显著正相关;D、D(1)、D(2)、D(1)/D(0)与土壤砂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颗粒比表面积、黏粒含量、粉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可解释分形维数95.84%的变异,砂粒含量和总孔隙度是影响D值变化的主要因素,砂粒含量是影响D(1)、D(2)、D(1)/D(0)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漓江水陆交错带土壤粒径分布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可以作为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的指示性参数.
ISSN:1007-4929
DOI:10.12396/jsgg.202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