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汝冰崩-碎屑流运动过程反演及预测模拟研究

P343.6; 冰崩作为冰冻圈最具灾难性的地质灾害之一,具有运动过程复杂、预测难度高、致灾后果严重等特点.2016年7月17日和9月21日在西藏阿里地区发生了两起巨型冰崩-碎屑流事件,对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利用PFC3D反演了这两次冰崩-碎屑流运动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周边区域潜在冰崩隐患进行了预测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两次冰崩-碎屑流运动时间分别为300 s和240 s,颗粒平均速度峰值分别为32.05 m/s和34.80 m/s,第一次冰崩入湖体积约为8.47×106 m3;(2)前后部分的能量传递是冰崩-碎屑流产生高速远程运动的关键机制;(3)预测阿汝85号冰...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Vol. 44; no. 6; pp. 1311 - 1322
Main Authors 李扬, 汤明高, 帅奕垚, 赵欢乐, 李超瑞, 倪文涛, 李广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四川省自然资源勘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51 01.12.2024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59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672-2132
DOI10.13409/j.cnki.jdpme.20230925006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343.6; 冰崩作为冰冻圈最具灾难性的地质灾害之一,具有运动过程复杂、预测难度高、致灾后果严重等特点.2016年7月17日和9月21日在西藏阿里地区发生了两起巨型冰崩-碎屑流事件,对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利用PFC3D反演了这两次冰崩-碎屑流运动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周边区域潜在冰崩隐患进行了预测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两次冰崩-碎屑流运动时间分别为300 s和240 s,颗粒平均速度峰值分别为32.05 m/s和34.80 m/s,第一次冰崩入湖体积约为8.47×106 m3;(2)前后部分的能量传递是冰崩-碎屑流产生高速远程运动的关键机制;(3)预测阿汝85号冰川(冰崩隐患)发生冰崩后形成的西北侧主堆积区面积约为1.1 km2,东北侧小堆积区面积约为0.3 km2,危险区面积共计3.28 km2;该成果对于青藏高原的冰崩防灾减灾工作具有一定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ISSN:1672-2132
DOI:10.13409/j.cnki.jdpme.2023092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