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C×GC-QTOF-MS分析不同品种汝城白毛茶白茶的香气特征
TS207.3; 采摘汝城白毛茶1号(RT1)、汝城白毛茶2号(RT2)和汝城白毛茶群体种(QT3)3 个品系(种)的一芽二叶鲜叶按照相同的加工工艺(萎凋、干燥)加工成白茶,并探究其香气品质特征.感官定量描述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法被用于评价不同品系(种)汝城白毛茶白茶的香气属性和定性定量其挥发性成分.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相对香气活性值被用于筛选汝城白毛茶白茶的关键香气成分,并探究不同茶树汝城白毛茶品系(种)对白茶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3 个品系(种)汝城白毛茶白茶的香气感官特征存在差异,RT1和QT3虽都有花香,但RT1清香特征显著,QT3具有毫香特...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食品科学 Vol. 46; no. 4; pp. 163 - 171 | 
|---|---|
| Main Authors | , , , , , , , , | 
| Format | Magazine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8
    
        25.02.2025
     湖南农业大学 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128 湖南省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8 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8%湖南农业大学 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128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1002-6630 | 
| DOI | 10.7506/spkx1002-6630-20240808-070 | 
Cover
| Summary: | TS207.3; 采摘汝城白毛茶1号(RT1)、汝城白毛茶2号(RT2)和汝城白毛茶群体种(QT3)3 个品系(种)的一芽二叶鲜叶按照相同的加工工艺(萎凋、干燥)加工成白茶,并探究其香气品质特征.感官定量描述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法被用于评价不同品系(种)汝城白毛茶白茶的香气属性和定性定量其挥发性成分.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相对香气活性值被用于筛选汝城白毛茶白茶的关键香气成分,并探究不同茶树汝城白毛茶品系(种)对白茶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3 个品系(种)汝城白毛茶白茶的香气感官特征存在差异,RT1和QT3虽都有花香,但RT1清香特征显著,QT3具有毫香特征突出,RT2则呈现薄荷香.使用多元统计分析并以P<0.05、变量投影重要性值大于1和相对香气活性值大于1.00为准则,共计10 种香气成分被认为是3 个茶树品系(种)所制白茶香气差异的原因.苯甲醛对3 个汝城白毛茶品种(系)所制白茶的清香具有关键作用.正己醛对RT1的清香形成具有关键作用.苯甲醛、芳樟醇氧化物Ⅱ、芳樟醇氧化物I对RT2的薄荷香形成具有关键作用.蘑菇醇、柠檬醛和顺-4-庚烯醛对QT3的毫香具有关键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汝城白茶香型多元化及不同品系(种)的品系(种)茶关键呈香物质基础提供理论参考. | 
|---|---|
| ISSN: | 1002-6630 | 
| DOI: | 10.7506/spkx1002-6630-20240808-0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