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重力异常模型的多尺度分析

P223; 不同于传统的重力异常模型精度分析方法,本文以马里亚纳海沟区域(140°E-150°E,10°N-20°N)为例,利用DOG球面小波提取了DTU10、DTU17和SIO V32.1模型在不同波段内的重力异常信号,对模型间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基于径向基函数的不同深度、不同分辨率的多尺度分析进行了尝试.利用DOG球面小波对各模型多尺度分析的结果表明,随着尺度变小,模型间的差异在变大;DTU10、DTU17模型间的差异主要集中在10.9~43.6 km的波段内,分布在海岸、海沟、海底山附近,体现了Cryosat-2、Jason-1/GM观测数据和FES2014海潮模型的贡献;受模型构...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测绘学报 Vol. 53; no. 2; pp. 274 - 285
Main Authors 刘焕玲, 杨蔚然, 张放, 文汉江, 胡敏章, 蒋涛, 蔺文奇, 黎晨曦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6%武汉引力与固体潮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湖北武汉 430071%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湖南省测绘科技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007 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1-1595
DOI10.11947/j.AGCS.2024.20230309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223; 不同于传统的重力异常模型精度分析方法,本文以马里亚纳海沟区域(140°E-150°E,10°N-20°N)为例,利用DOG球面小波提取了DTU10、DTU17和SIO V32.1模型在不同波段内的重力异常信号,对模型间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基于径向基函数的不同深度、不同分辨率的多尺度分析进行了尝试.利用DOG球面小波对各模型多尺度分析的结果表明,随着尺度变小,模型间的差异在变大;DTU10、DTU17模型间的差异主要集中在10.9~43.6 km的波段内,分布在海岸、海沟、海底山附近,体现了Cryosat-2、Jason-1/GM观测数据和FES2014海潮模型的贡献;受模型构建方法不同、观测数据增多和波形重跟踪的影响,DTU17、SIO V32.1模型的差异大于DTU10、DTU17之间的差异.对传统径向基函数进行了改进,实现了多深度、多空间分辨率情况下径向基函数多尺度分析,结果略优于单一深度、单一空间分辨率径向基函数构建结果,有望应用于多源数据的重力场模型构建.
ISSN:1001-1595
DOI:10.11947/j.AGCS.2024.2023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