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方式下岩溶湿地土壤无机磷形态特征及分析方法适用性探讨
S153.6%X144; 本研究利用SMT法和七步连续提取法对桂林市会仙岩溶湿地中典型土地利用方式(水稻田、果园、荒地)的土壤以及河流底泥中磷的赋存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岩溶土壤总磷含量大小为底泥>果园>水稻田>荒地;底泥中Ex-P和Fe-P所占比例较大;荒地土壤中Or-P和Res-P为主要磷形态;水稻田和果园土壤中Fe-P所占比例较高.人为干扰明显的果园表层土壤有较大的磷淋溶风险;荒地土壤中磷的生物可利用性低,体现了其缓冲固持湿地水体中磷的生态功能.大量可溶性磷经淋溶迁移富集于底泥中,是河流富营养化的风险源.七步法表现出在提取多种复杂结合态磷上的优势,对岩溶土壤中Ca-P...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中国岩溶 Vol. 39; no. 6; pp. 845 - 853 | 
|---|---|
| Main Authors |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岩溶生态与环境变化研究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01.12.2020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重点实验室/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 541004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1001-4810 | 
| DOI | 10.11932/karst20200605 | 
Cover
| Summary: | S153.6%X144; 本研究利用SMT法和七步连续提取法对桂林市会仙岩溶湿地中典型土地利用方式(水稻田、果园、荒地)的土壤以及河流底泥中磷的赋存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岩溶土壤总磷含量大小为底泥>果园>水稻田>荒地;底泥中Ex-P和Fe-P所占比例较大;荒地土壤中Or-P和Res-P为主要磷形态;水稻田和果园土壤中Fe-P所占比例较高.人为干扰明显的果园表层土壤有较大的磷淋溶风险;荒地土壤中磷的生物可利用性低,体现了其缓冲固持湿地水体中磷的生态功能.大量可溶性磷经淋溶迁移富集于底泥中,是河流富营养化的风险源.七步法表现出在提取多种复杂结合态磷上的优势,对岩溶土壤中Ca-P的提取更充分有效,更适用于研究岩溶土壤不同形态的磷分布特征. | 
|---|---|
| ISSN: | 1001-4810 | 
| DOI: | 10.11932/karst20200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