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菁绿荧光导航的侧方前哨淋巴结活检在腹腔镜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应用吲哚菁绿(ICG)荧光导航技术的直肠癌侧方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在腹腔镜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LLND)中的临床意义,评估该技术预测侧方淋巴结(LPLN)状态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2年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在腹腔镜直肠癌LLND术中行ICG荧光导航的侧方SLNB的1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入组患者未行术前新辅助放疗且LPLN可见但未明确转移(在高分辨率MRI图像中,LPLN最大短径为5.0~9.9 mm)。随访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结果:16例患者均在腹腔镜直肠癌LLND术中成功完成ICG荧光导航的侧方SLNB。3例患者...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华肿瘤杂志 Vol. 46; no. 2; pp. 140 - 145
Main Authors 苏昊, 徐正, 包满都拉, 罗寿, 梁建伟, 裴炜, 关旭, 刘正, 姜争, 张明光, 赵志勋, 金伟森, 周海涛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胃肠肿瘤中心,北京100142%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北京100021%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北京100021%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胃肠外科,深圳518116%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肛肠外科,北京100039 01.02.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253-3766
DOI10.3760/cma.j.cn112152-20231026-00265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目的:探讨应用吲哚菁绿(ICG)荧光导航技术的直肠癌侧方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在腹腔镜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LLND)中的临床意义,评估该技术预测侧方淋巴结(LPLN)状态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2年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在腹腔镜直肠癌LLND术中行ICG荧光导航的侧方SLNB的1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入组患者未行术前新辅助放疗且LPLN可见但未明确转移(在高分辨率MRI图像中,LPLN最大短径为5.0~9.9 mm)。随访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结果:16例患者均在腹腔镜直肠癌LLND术中成功完成ICG荧光导航的侧方SLNB。3例患者行双侧LLND,13例患者行单侧LLND。14例患者侧方前哨淋巴结(SLN)可见明显荧光显像,SLN检出率为87.5%。其中2例患者侧方SLN术中冰冻病理发现肿瘤转移,12例患者侧方SLN术中冰冻病理阴性。在14例侧方SLN荧光显像的患者中,侧方清扫的非前哨淋巴结(NSLB)均为阴性。2例无侧方SLN荧光显像的患者,所有切除的LPLN均为阴性。SLNB的特异度为85.7%,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均为100%。术后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1例患者出现造口周围皮炎。结论:ICG荧光导航的侧方SLNB在预测LPLN状态方面安全可行,并具有良好的准确性,该技术有望替代局部晚期直肠癌的预防性LLND。
ISSN:0253-3766
DOI:10.3760/cma.j.cn112152-20231026-00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