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2015-2019年Sentinel-1数据监测武汉白沙洲岩溶区地表沉降特征

P642.2%U231.94; 武汉市白沙洲地区覆盖型岩溶分布广,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历史上多次发生岩溶塌陷,地质问题突出,需要利用有效手段监测区域性地面塌陷,及时发现隐患.文章利用时序InSAR技术对覆盖2015年 4月至 2019年 9月升轨Sentinel-1数据集分析,获取了武汉白沙洲地区地面沉降分布情况,最大年平均变形速率达 30 mm·a-1.对典型沉降中心的时序变形分析表明,白沙洲地区的岩溶区地面沉降与季节性降雨密切相关,且有一定的滞后.同时,对武汉地铁 6号线车辆段的分析发现,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引起严重的地面沉降,因此需密切注意周围建筑与基础设施的安全问题.本文的实验证明了时序I...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岩溶 Vol. 42; no. 3; pp. 558 - 564
Main Authors 杨辰, 邓飞, 史绪国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4%广东省佛山地质局,广东 佛山 528000%中国地质大学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01.06.202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1-4810
DOI10.11932/karst2023y018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642.2%U231.94; 武汉市白沙洲地区覆盖型岩溶分布广,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历史上多次发生岩溶塌陷,地质问题突出,需要利用有效手段监测区域性地面塌陷,及时发现隐患.文章利用时序InSAR技术对覆盖2015年 4月至 2019年 9月升轨Sentinel-1数据集分析,获取了武汉白沙洲地区地面沉降分布情况,最大年平均变形速率达 30 mm·a-1.对典型沉降中心的时序变形分析表明,白沙洲地区的岩溶区地面沉降与季节性降雨密切相关,且有一定的滞后.同时,对武汉地铁 6号线车辆段的分析发现,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引起严重的地面沉降,因此需密切注意周围建筑与基础设施的安全问题.本文的实验证明了时序InSAR方法在地表变形监测中的有效性,可在岩溶区地质灾害防治发挥重要作用.
ISSN:1001-4810
DOI:10.11932/karst2023y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