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浚底泥-大理石废粉陶粒的制备工艺及性能
X705%X522%TU501; 通过对两河段底泥(DSⅠ和DSⅡ)、大理石废粉(MWP)两种固体废弃物的化学组成及热稳定性分析,确定制陶原材料配比与工艺参数范围,设计了以不同原料配比、预热时间、焙烧温度、焙烧时间为因素,以堆积密度、吸水率、抗压强度和除磷率为水平的正交实验,并根据正交实验结果分别确定了一种制备高强建筑轻集料(DMC-HC)和一种高效除磷滤料(DMC-HP)的最佳原料配比和工艺参数,利用XRD观察不同性能的DMC物相变化,分析DMC抗压性能与除磷性能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底泥与大理石废粉能够很好地制备陶粒,在原料配比为DSⅠ:DSⅡ:MWP=2:1:0.8、预热时间为10 mi...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功能材料 Vol. 52; no. 5; pp. 5166 - 5175 |
|---|---|
| Main Authors |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宁 530004
30.05.2021
三峡大学 水利与环境学院,湖北 宜昌 340033%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宁 530004 广西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南宁 530004 广西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南宁 530004%桂林理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宁 530004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1001-9731 |
| DOI | 10.3969/j.issn.1001-9731.2021.05.025 |
Cover
| Summary: | X705%X522%TU501; 通过对两河段底泥(DSⅠ和DSⅡ)、大理石废粉(MWP)两种固体废弃物的化学组成及热稳定性分析,确定制陶原材料配比与工艺参数范围,设计了以不同原料配比、预热时间、焙烧温度、焙烧时间为因素,以堆积密度、吸水率、抗压强度和除磷率为水平的正交实验,并根据正交实验结果分别确定了一种制备高强建筑轻集料(DMC-HC)和一种高效除磷滤料(DMC-HP)的最佳原料配比和工艺参数,利用XRD观察不同性能的DMC物相变化,分析DMC抗压性能与除磷性能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底泥与大理石废粉能够很好地制备陶粒,在原料配比为DSⅠ:DSⅡ:MWP=2:1:0.8、预热时间为10 min、焙烧温度为1060℃、焙烧时间为10 min时,可制得堆积密度为696.29 kg/m3,表观密度为1430 kg/m3,空隙率为52.23%,吸水率为33.42%,抗压强度为2.37 MPa,破碎率于磨损率之和为4.12%,盐酸可溶率为1.56%,比表面积为2.06 m2/g的高效除磷陶粒;DSⅠ:DSⅡ:MWP=2:1:0.8、预热时间为5 min、焙烧温度为1180℃、焙烧时间为15 min时,制得堆积密度为950.35 kg/m3、吸水率为1.5%、抗压强度为25.53 MPa的低吸水率、轻质高强陶粒.结合XRD物相分析表明:陶粒主要通过化学沉淀达到高效除磷效果,在1180℃时形成的蓝晶石和铝酸钙是使陶粒获得高强性能的主要原因. |
|---|---|
| ISSN: | 1001-9731 |
| DOI: | 10.3969/j.issn.1001-9731.2021.05.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