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华鳊卵子发生的显微结构观察
Q954.6; 为探究四川华鳊(Sinibrama taeniatus)卵子的发生规律,对其卵子发生进行了显微结构观察和描述.将卵子发生分为卵原细胞(Ⅰ时相)、单层滤泡时相(Ⅱ时相)、卵黄泡出现时相(Ⅲ时相)、卵黄充满时相(Ⅳ时相)和成熟卵子(Ⅴ时相)5个时相.观察发现,四川华鳊卵原细胞存在2种形态,分别为早期卵原细胞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卵原细胞;同时将早期初级卵母细胞划入Ⅱ时相,此阶段细胞核膜边缘出现多个小核仁,将其作为小生长期开始的标志;Ⅲ时相卵黄泡出现,当卵黄泡积累至3~5层时,卵黄物质即开始积累,此时多以卵黄颗粒的形式存在;进入Ⅳ时相后,卵黄物质沉积形成卵黄小板,卵黄泡被挤压至卵周,形成...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南方水产科学 Vol. 15; no. 2; pp. 127 - 132 |
---|---|
Main Authors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产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715
01.04.2019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2095-0780 |
DOI | 10.12131/20180181 |
Cover
Summary: | Q954.6; 为探究四川华鳊(Sinibrama taeniatus)卵子的发生规律,对其卵子发生进行了显微结构观察和描述.将卵子发生分为卵原细胞(Ⅰ时相)、单层滤泡时相(Ⅱ时相)、卵黄泡出现时相(Ⅲ时相)、卵黄充满时相(Ⅳ时相)和成熟卵子(Ⅴ时相)5个时相.观察发现,四川华鳊卵原细胞存在2种形态,分别为早期卵原细胞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卵原细胞;同时将早期初级卵母细胞划入Ⅱ时相,此阶段细胞核膜边缘出现多个小核仁,将其作为小生长期开始的标志;Ⅲ时相卵黄泡出现,当卵黄泡积累至3~5层时,卵黄物质即开始积累,此时多以卵黄颗粒的形式存在;进入Ⅳ时相后,卵黄物质沉积形成卵黄小板,卵黄泡被挤压至卵周,形成皮层小泡,卵子成熟后,原皮层小泡所在区域呈块状或颗粒状,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呈橘红色. |
---|---|
ISSN: | 2095-0780 |
DOI: | 10.12131/20180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