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次非超级单体龙卷多尺度分析

P445+.1; 基于再分析资料、多源观测资料和文山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21年5月31日午后出现在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的一次EF0级龙卷的环流背景、环境潜势、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演变过程以及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此次龙卷发生在副热带高压外围偏西气流,700 hPa风速辐合区,850 hPa切变线上,且中层大气有干冷空气的侵入,具备龙卷发生所需的热力和水汽条件,但动力条件不利于龙卷出现,即低层和深层垂直风切变均显著弱于我国中东部的非超级单体龙卷.(2)较高的地面温度、云图上的水汽边界和中尺度辐合线共同导致了滇东南地区对流风暴的触发.受复杂地形影响,对流单体出现分裂并加强,不断向西北方...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高原气象 Vol. 43; no. 6; pp. 1536 - 1549
Main Authors 邓意学, 肖天贵, 肖藜芸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 成都 610225%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云南 昆明 650034 28.12.2024
云南省气象台,云南 昆明 650034%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云南自然灾害防御技术研发中心,云南 昆明 65003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0-0534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24.00037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445+.1; 基于再分析资料、多源观测资料和文山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21年5月31日午后出现在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的一次EF0级龙卷的环流背景、环境潜势、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演变过程以及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此次龙卷发生在副热带高压外围偏西气流,700 hPa风速辐合区,850 hPa切变线上,且中层大气有干冷空气的侵入,具备龙卷发生所需的热力和水汽条件,但动力条件不利于龙卷出现,即低层和深层垂直风切变均显著弱于我国中东部的非超级单体龙卷.(2)较高的地面温度、云图上的水汽边界和中尺度辐合线共同导致了滇东南地区对流风暴的触发.受复杂地形影响,对流单体出现分裂并加强,不断向西北方向海拔较高的广南县城推进.(3)龙卷形成的可能机制是:广南盆地内较高的地面温度形成对流性不稳定,盆地东侧对流单体下方的冷池出流进入盆地并向西扩张,冷暖空气的交汇使新的单体开始沿辐合切变线触发,其下方的冷池与环境温度差有利于龙卷生成.随后该对流单体沿盆地西侧的地形发展成狭长形态,并在风暴低层形成初始涡旋,地形强迫作用加强了初始涡旋上空的抬升运动,使其向上倾斜拉伸的同时涡度增加,最终形成此次龙卷.
ISSN:1000-0534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24.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