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29个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组织表达
Q786%S917.4; 不同鱼类的脂肪组织分布模式具有高度多样性.大菱鲆具有相对特殊的脂质储存模式;鳍条附近皮下脂肪组织是其重要的脂肪存储部位.为了更好地了解大菱鲆的脂质代谢生理,本实验初步研究了 29 个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在大菱鲆体内的组织表达,这些基因参与了脂肪生成、脂肪酸β氧化、甘油酯的生物合成和水解、脂质运输以及相关的脂代谢转录调控过程.从30 尾鱼(10 尾混样作为一个重复)中采集眼、鳃、脑、皮肤、肌肉、肝脏、胃、肾脏、脾脏、心脏、前肠、幽门盲囊、后肠、盲肠和脂肪等共 15 个组织样本进行qRT-PCR分析.结果显示,肠和脑中脂肪生成基因表达量高,肝脏和肌肉脂肪生成基因表达量低.肠内...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水产学报 Vol. 48; no. 3; pp. 28 - 43 |
|---|---|
| Main Authors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青岛 26607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青岛 266071
01.03.2024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 201306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1000-0615 |
| DOI | 10.11964/jfc.20220313389 |
Cover
| Summary: | Q786%S917.4; 不同鱼类的脂肪组织分布模式具有高度多样性.大菱鲆具有相对特殊的脂质储存模式;鳍条附近皮下脂肪组织是其重要的脂肪存储部位.为了更好地了解大菱鲆的脂质代谢生理,本实验初步研究了 29 个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在大菱鲆体内的组织表达,这些基因参与了脂肪生成、脂肪酸β氧化、甘油酯的生物合成和水解、脂质运输以及相关的脂代谢转录调控过程.从30 尾鱼(10 尾混样作为一个重复)中采集眼、鳃、脑、皮肤、肌肉、肝脏、胃、肾脏、脾脏、心脏、前肠、幽门盲囊、后肠、盲肠和脂肪等共 15 个组织样本进行qRT-PCR分析.结果显示,肠和脑中脂肪生成基因表达量高,肝脏和肌肉脂肪生成基因表达量低.肠内大部分载脂蛋白和脂质代谢相关转录因子的基因表达水平也较高.肌肉中脂肪酸β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较低.细胞内甘油酯酶在脑、眼和心脏中高表达.研究表明,在大菱鲆体内,肠道可能不仅是脂质摄取的场所,也是大菱鲆体内重要的脂肪代谢器官.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大菱鲆脂代谢特征及探索不同储脂类型鱼类中脂肪代谢的多样性提供了基础数据,也将有助于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研究鱼类的脂质代谢调节. |
|---|---|
| ISSN: | 1000-0615 |
| DOI: | 10.11964/jfc.202203133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