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桂走廊地貌发育特征的地学意义及形成机制研究

P931.5; 为了探讨湘桂走廊内岩溶发育特征、水文地貌学意义及区内峰林平原形成原因,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区内地貌形态、岩性以及地貌类型的空间展布特征,运用岩溶水文地貌学理论探讨区内水文地貌的形成与演化.根据区内地貌形态的空间展布特征,分析认为区内水系经历一次反向袭夺过程;区内地貌演变受到越城岭、海洋山两个隆起的影响,平原面积变小,湘江向东北退缩;区内地貌演化至少经历了古湘江期、灵河孕育期、灵河期等三个夷平时期.文章在分析区内峰林平原形成动力机制的同时,提出岩溶流域潮间带概念模型和岩溶流域牵动交互式袭夺模式,丰富了峰林平原成因类型和岩溶水文地貌学的研究方法,提出的科学术语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岩溶 Vol. 40; no. 5; pp. 750 - 759
Main Authors 罗书文, 贺卫, 杨桃, 邓亚东, 吕勇, 吴克华, 孟庆鑫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4 01.10.2021
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4%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1%贵阳市第十二中学,贵州 贵阳 550002%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4
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4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1-4810
DOI10.11932/karst20210502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931.5; 为了探讨湘桂走廊内岩溶发育特征、水文地貌学意义及区内峰林平原形成原因,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区内地貌形态、岩性以及地貌类型的空间展布特征,运用岩溶水文地貌学理论探讨区内水文地貌的形成与演化.根据区内地貌形态的空间展布特征,分析认为区内水系经历一次反向袭夺过程;区内地貌演变受到越城岭、海洋山两个隆起的影响,平原面积变小,湘江向东北退缩;区内地貌演化至少经历了古湘江期、灵河孕育期、灵河期等三个夷平时期.文章在分析区内峰林平原形成动力机制的同时,提出岩溶流域潮间带概念模型和岩溶流域牵动交互式袭夺模式,丰富了峰林平原成因类型和岩溶水文地貌学的研究方法,提出的科学术语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ISSN:1001-4810
DOI:10.11932/karst2021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