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灰水足迹区域均衡性分析

S27%X52; 为了解山东省水环境整体均衡状况,采用灰水足迹法定量分析水污染状况,并通过基尼系数以及不平衡指数中的匹配距离对山东省灰水足迹进行区域均衡性评价.研究表明:①山东省灰水足迹在2005-2017年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灰水足迹组成中,农业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生活,工业所占比例最小.②人均灰水足迹地区差异较小,而灰水足迹强度和水环境压力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工业灰水足迹均衡性最差,农业灰水足迹均衡性最好.③菏泽市、德州市和聊城市的地区灰水足迹过大,临沂市的水环境压力最小,青岛市的灰水足迹强度最小,菏泽市灰水足迹强度最大.在此基础上,就提高山东省灰水足迹区域均衡性和匹配性提出了一些切实可...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节水灌溉 no. 3; pp. 1 - 7
Main Authors 申浩, 陈致君, 刘健, 郑昭佩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济南250358 10.03.2022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7-4929
DOI10.3969/j.issn.1007-4929.2022.03.001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S27%X52; 为了解山东省水环境整体均衡状况,采用灰水足迹法定量分析水污染状况,并通过基尼系数以及不平衡指数中的匹配距离对山东省灰水足迹进行区域均衡性评价.研究表明:①山东省灰水足迹在2005-2017年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灰水足迹组成中,农业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生活,工业所占比例最小.②人均灰水足迹地区差异较小,而灰水足迹强度和水环境压力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工业灰水足迹均衡性最差,农业灰水足迹均衡性最好.③菏泽市、德州市和聊城市的地区灰水足迹过大,临沂市的水环境压力最小,青岛市的灰水足迹强度最小,菏泽市灰水足迹强度最大.在此基础上,就提高山东省灰水足迹区域均衡性和匹配性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ISSN:1007-4929
DOI:10.3969/j.issn.1007-4929.2022.0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