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中心1 367例根治性肾切除肾癌患者的远期生存分析
目的:总结报道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肾癌患者根治性肾切除术后的远期生存情况。方法:收集1999—2020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根治性肾切除术的1 367例无远处转移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以总生存为主要研究终点,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 rank检验。肾癌患者根治性肾切除术后总生存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结果:中位随访52.6个月,1 367例患者中死亡267例,存活1 100例,中位总生存时间尚未达到,5年和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8%和74.9%。Leibovich评分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患者的...
Saved in:
Published in | 中华肿瘤杂志 Vol. 45; no. 11; pp. 981 - 987 |
---|---|
Main Authors | , , , , ,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 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泌尿外科,广州 510060%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 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影像科,广州 510060
01.11.2023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0253-3766 |
DOI | 10.3760/cma.j.cn112152-20220614-00420 |
Cover
Summary: | 目的:总结报道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肾癌患者根治性肾切除术后的远期生存情况。方法:收集1999—2020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根治性肾切除术的1 367例无远处转移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以总生存为主要研究终点,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 rank检验。肾癌患者根治性肾切除术后总生存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结果:中位随访52.6个月,1 367例患者中死亡267例,存活1 100例,中位总生存时间尚未达到,5年和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8%和74.9%。Leibovich评分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3%、82.2%和50.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2%、72.3%和30.2%,3组远期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pT1期、pT2期、pT3期和pT4期肾癌患者的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2%、73.6%、55.0%和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和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8.5%和35.6%,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和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1%和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核分级G1级、G2级、G3级和G4级患者的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2%、81.6%、60.5%和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局限性肾癌(pT1~2N0M0)患者接受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后的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5%和8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6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T分期、N分期、病理核分级、肿瘤坏死、肉瘤样分化是肾癌患者根治性肾切除术后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男性(
HR=1.55,95%
CI:1.04~2.31)、年龄≥55岁(
HR=2.11,95%
CI:1.50~2.96)、高T分期(T3~4期比T1a期:
HR=2.37,95%
CI:1.26~4.46)、N1期(
HR=3.04,95%
CI:1.81~5.09)、高病理核分级(G3~4比G1:
HR=4.21,95%
CI:1.51~11.75)、有肿瘤坏死(
HR=1.66,95%
CI:1.17~2.37)和有肉瘤样分化(
HR=2.39,95%
CI:1.31~4.36)的肾癌患者根治性肾切 |
---|---|
ISSN: | 0253-3766 |
DOI: | 10.3760/cma.j.cn112152-20220614-00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