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缺血性脑卒中生物标志物的分析

O658;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生物标志物的探索仍未满足临床需求.本研究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索IS后血浆和脑组织中的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寻找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将12头西藏小型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采用额颞入路电凝闭塞大脑中动脉构建缺血性脑卒中模型.术后36 h收集血浆及脑组织样本,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检测,在p<0.05的条件下进行主成分分析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剔除外源性代谢物,最后进行HMDB(Human Metabolome Database)化合物分类、KEGG通路分析及VIP分析.血浆代谢组学结果显示...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Sepu Vol. 43; no. 2; pp. 139 - 147
Main Authors 徐菲, 刘天平, 关雅今, 郝伟超, 温鼎声, 谢水林, 别亚男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English
Published No. 457, Zhongshan Road, Shahekou District, Dalia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广东明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500%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广东 广州 510062%广东药科大学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广东药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08.02.2025
Editorial board of Chine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0-8713
1872-2059
DOI10.3724/SP.J.1123.2024.02015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O658;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生物标志物的探索仍未满足临床需求.本研究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索IS后血浆和脑组织中的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寻找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将12头西藏小型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采用额颞入路电凝闭塞大脑中动脉构建缺血性脑卒中模型.术后36 h收集血浆及脑组织样本,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检测,在p<0.05的条件下进行主成分分析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剔除外源性代谢物,最后进行HMDB(Human Metabolome Database)化合物分类、KEGG通路分析及VIP分析.血浆代谢组学结果显示,86个差异代谢物上调,149个下调,显著差异代谢产物包括(Z)-3-氧代-2-(2-戊烯基)-1-环戊乙酸、反式肉桂酸和肉桂酰甘氨酸.脑组织代谢组学结果显示58个差异代谢物上调,53个下调,显著差异代谢物包括2,3-二氢黄酮-3-醇、胍基乙酸(GAA)、N-乙酰-D-色氨酸、氧化型谷胱甘肽、2-羟基喹啉和N-乙酰-L-天冬氨酸(NAA).在血浆和脑组织中,前五类化合物中共同化合物类别为有机酸及其衍生物、脂质和脂质样分子、有机杂环化合物以及有机氧化合物.血浆和脑组织的共同代谢通路涉及氨基酸代谢、消化系统、癌症概述和脂类代谢通路.(Z)-3-氧代-2-(2-戊烯基)-1-环戊乙酸、GAA、氧化型谷胱甘肽及NAA可能是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本研究为IS的早期筛查和临床治疗方法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ISSN:1000-8713
1872-2059
DOI:10.3724/SP.J.1123.2024.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