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马都拉海峡盆地上新统颗粒灰岩生物礁形成和演化模式
马都拉海峡盆地北部外陆架台地发育有E-W向一字排列的颗粒灰岩生物礁体。该生物礁是有孔虫(主要为抱球虫目)壳体经过各种沉积作用形成的堆积体,发育于早上新世挤压反转期盆地北部边缘区。由于生物礁生长发育所经历的特殊性,其岩石学特征等信息常常具有标志性的反映,因此礁体的剖面反射特征和地震属性相比于围岩会存在不小的差异。这些差异为人们利用地震解释和地震属性提取技术识别生物礁奠定了基础,如在地震剖面上,生物礁往往出现对称丘状外形反射、礁前斜坡前积反射、礁内部杂乱反射和不连续强反射的特征等等。以O-2井钻遇的存在抱球虫化石的马都拉海峡盆地上新统芒杜组沉积地层为研究对象,从地质背景入手,描述了盆地的新生代构造...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Hăiyang dĭzhĭ yu dĭsĭjĭ dĭzhĭ Vol. 40; no. 3; pp. 87 - 98 |
|---|---|
| Main Authors | , ,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Beijing
Marine Geology and Quaternary Geology
01.01.20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上海200120 山东科技大学,青岛266590%自然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青岛266237%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青岛266237 达卡大学,孟加拉达卡1000 自然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自然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青岛266580%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杭州,31002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青岛266237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0256-1492 |
| DOI | 10.16562/j.cnki.0256-1492.2019021401 |
Cover
| Summary: | 马都拉海峡盆地北部外陆架台地发育有E-W向一字排列的颗粒灰岩生物礁体。该生物礁是有孔虫(主要为抱球虫目)壳体经过各种沉积作用形成的堆积体,发育于早上新世挤压反转期盆地北部边缘区。由于生物礁生长发育所经历的特殊性,其岩石学特征等信息常常具有标志性的反映,因此礁体的剖面反射特征和地震属性相比于围岩会存在不小的差异。这些差异为人们利用地震解释和地震属性提取技术识别生物礁奠定了基础,如在地震剖面上,生物礁往往出现对称丘状外形反射、礁前斜坡前积反射、礁内部杂乱反射和不连续强反射的特征等等。以O-2井钻遇的存在抱球虫化石的马都拉海峡盆地上新统芒杜组沉积地层为研究对象,从地质背景入手,描述了盆地的新生代构造特征和发育各时期所对应的地层。通过进行层位标定和三维地震解释,结合地震属性提取技术,同时考虑到生物礁的发育形态与环境,最终获得了盆地抱球虫颗粒灰岩生物礁在空间上的分布。最后,本文结合盆地历史上的沉积构造活动,提出反转断裂带活动是研究区控制生物礁生长的重要因素,并据此总结了马都拉海峡盆地芒杜组台地边缘生物礁的发育模式。 |
|---|---|
| Bibliography: | ObjectType-Article-1 SourceType-Scholarly Journals-1 ObjectType-Feature-2 content type line 14 |
| ISSN: | 0256-1492 |
| DOI: | 10.16562/j.cnki.0256-1492.2019021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