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科奇海与加拿大海盆表层沉积物表观特征及其环境指示
通过对中国首次和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采集的表层沉积物的观察,根据沉积物的颜色和气味、砾石分布、底栖生物及贝壳分布特征的分析,探讨了该海区表层沉积物表观特征变化与有机质输入、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状态的关系、底栖生物分布范围、冰筏碎屑的分布区域及与海流的关系,指出在研究区软体动物生长的北界位于73.5°N,比浮游动物的北界约低2个纬度。冰筏碎屑的北界可作为融冰水的北界或永久冰区的南界,位置在77°24'N附近。通过对沉积物表观特征的综合分析,结合研究区的海流特征,指出研究区的海流分布对沉积物分布有重要影响,尤其是两股不同性质的海流相遇,对西南部与东部两个区域的沉积物组成及性质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
Saved in:
Published in | Hăiyang dĭzhĭ yu dĭsĭjĭ dĭzhĭ Vol. 28; no. 6; pp. 49 - 55 |
---|---|
Main Authors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Beijing
Marine Geology and Quaternary Geology
01.01.2008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海洋学系,厦门,361005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310012%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61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0256-1492 |
DOI | 10.3724/SP.J.1140.2008.06049 |
Cover
Summary: | 通过对中国首次和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采集的表层沉积物的观察,根据沉积物的颜色和气味、砾石分布、底栖生物及贝壳分布特征的分析,探讨了该海区表层沉积物表观特征变化与有机质输入、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状态的关系、底栖生物分布范围、冰筏碎屑的分布区域及与海流的关系,指出在研究区软体动物生长的北界位于73.5°N,比浮游动物的北界约低2个纬度。冰筏碎屑的北界可作为融冰水的北界或永久冰区的南界,位置在77°24'N附近。通过对沉积物表观特征的综合分析,结合研究区的海流特征,指出研究区的海流分布对沉积物分布有重要影响,尤其是两股不同性质的海流相遇,对西南部与东部两个区域的沉积物组成及性质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 |
---|---|
Bibliography: | ObjectType-Article-1 SourceType-Scholarly Journals-1 ObjectType-Feature-2 content type line 14 |
ISSN: | 0256-1492 |
DOI: | 10.3724/SP.J.1140.2008.060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