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扶正化瘀方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扶正化瘀(FZHY)方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 方法 从TCMSP、BATMAN、Drugbank数据库检索该方各味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及相应靶标信息,采用STRING数据库进行PPI网络分析,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疾病网络模型并进行网络分析,R语言进行靶标功能GO和KEGG富集分析。 结果 研究筛选得到FZHY与肝癌交集基因192个,潜在化合物95种,其中槲皮素、木犀草素等是起到重要调控作用的活性成分; INS、IL-6、EGFR等是FZHY潜在作用的关键靶点; GO富集分析主要涉及药物反应、氧化反应等多个生物过程,KEGG富集分析主要涉及细胞凋亡、肿瘤坏死因...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Linchuang gandanbing zazhi Vol. 37; no. 10; pp. 2338 - 2342
Main Authors 齐婧姝, 平大冰, 孙鑫, 薛静波, 陶艳艳, 彭渊, 刘成海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Changchun Journal of Clinical Hepatology 01.01.2021
上海市中医临床重点实验室,上海201203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研究所,上海201203%上海市中医临床重点实验室,上海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研究所,上海201203
上海中医健康服务协同创新中心,上海201203
肝肾疾病病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20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1-5256
2097-3497
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1.10.016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扶正化瘀(FZHY)方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 方法 从TCMSP、BATMAN、Drugbank数据库检索该方各味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及相应靶标信息,采用STRING数据库进行PPI网络分析,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疾病网络模型并进行网络分析,R语言进行靶标功能GO和KEGG富集分析。 结果 研究筛选得到FZHY与肝癌交集基因192个,潜在化合物95种,其中槲皮素、木犀草素等是起到重要调控作用的活性成分; INS、IL-6、EGFR等是FZHY潜在作用的关键靶点; GO富集分析主要涉及药物反应、氧化反应等多个生物过程,KEGG富集分析主要涉及细胞凋亡、肿瘤坏死因子等信号通路。 结论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揭示了FZHY多成分、多靶标治疗肝癌的初步作用机制,为临床和基础科研提供理论依据。
Bibliography:ObjectType-Article-1
SourceType-Scholarly Journals-1
ObjectType-Feature-2
content type line 14
ISSN:1001-5256
2097-3497
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1.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