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中趋化因子C-X3-C-基元受体1和可溶性CD40配体在肝移植术后肝损伤中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究胆汁中细胞因子联合临床指标对肝移植术后肝损伤程度的预测作用。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收治的16例肝移植患者。按术后第1天ALT水平分为轻度肝损伤(ALT<500 U/L,10例)和重度肝损伤(ALT>500 U/L,6例)。采集两组患者术后第1、3、5、7天的胆汁,应用MILLIPLEX®高通量多因子检测技术测定17种细胞因子水平。运用R软件,对胆汁中细胞因子和临床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并对胆汁中细胞因子进行GO富集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Linchuang gandanbing zazhi Vol. 37; no. 4; pp. 841 - 845
Main Authors 杨鹏翔, 高玉雪, 刘欢, 沈昀泰, 臧运金, 陈德喜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Changchun Journal of Clinical Hepatology 01.01.2021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山东青岛26600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市肝病研究所,北京100069
青岛大学医学部,山东青岛266071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山东青岛26600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市肝病研究所,北京100069%青岛大学医学部,山东青岛26607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1-5256
2097-3497
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1.04.023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目的 探究胆汁中细胞因子联合临床指标对肝移植术后肝损伤程度的预测作用。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收治的16例肝移植患者。按术后第1天ALT水平分为轻度肝损伤(ALT<500 U/L,10例)和重度肝损伤(ALT>500 U/L,6例)。采集两组患者术后第1、3、5、7天的胆汁,应用MILLIPLEX®高通量多因子检测技术测定17种细胞因子水平。运用R软件,对胆汁中细胞因子和临床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并对胆汁中细胞因子进行GO富集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临床指标与胆汁中细胞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评估胆汁中细胞因子及临床相关指标对肝移植术后肝损伤的预测价值。 结果 与轻度肝损伤组相比,重度肝损伤组胆汁中趋化因子C-X3-C-基元受体1 (Fractalkine)(Z=-2.828,P=0.003)、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Z=-2.850,P=0.008)、IL-4(Z=-2.398,P=0.017)、趋化因子CXCL10(Z=-2.475,P=0.023)和巨细胞炎性蛋白-1α(Z=-1.844,P=0.043)表达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肝移植术后第1天,AST、ALT和LDH与胆汁中多个细胞因子呈正相关(P值均<0.05)。Fractalkine、sCD40L、AS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3(0.812~1.000)、0.833(0.589~1.000)、0.917(0.779~1.000),提示术后第1天AST及胆汁中Fractalkine和sCD40L水平对肝移植术后肝损伤程度有明显预测价值。PCA分析结果显示,肝移植术后第1天胆汁中细胞因子结合临床指标可以将肝移植术后轻度与重度肝损伤患者较好地进行区分。GO分析结果显示,胆汁中细胞因子与外部刺激的正反馈调节、细胞趋化性、受体配体活性、细胞因子活性、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有关。 结论 胆汁中Fractalkine和sCD40L对肝移植术后肝损伤程度具有潜在的预测价值。
Bibliography:ObjectType-Article-1
SourceType-Scholarly Journals-1
ObjectType-Feature-2
content type line 14
ISSN:1001-5256
2097-3497
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1.0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