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感染特点及90 d生存率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ACLF患者,收集和分析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感染时间及部位、微生物培养情况、生化及炎性指标、合并感染后28 d及90 d预后情况等。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寿命表法绘制生存曲线。将单因素分析中对预后有影响的指标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共收治ACLF患者1074例,其中609例合并细菌感染,感染发生率为56.7%。有16例患者在...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Linchuang gandanbing zazhi Vol. 37; no. 9; pp. 2148 - 2152
Main Authors 刘晓燕, 胡瑾华, 李晨, 陈婧, 童晶晶, 关崇丹, 彭宇辉, 宁鹏, 严立龙, 苏海滨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Changchun Journal of Clinical Hepatology 01.09.2021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病学部,北京100039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1-5256
2097-3497
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1.09.028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目的 研究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感染特点及90 d生存率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ACLF患者,收集和分析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感染时间及部位、微生物培养情况、生化及炎性指标、合并感染后28 d及90 d预后情况等。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寿命表法绘制生存曲线。将单因素分析中对预后有影响的指标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共收治ACLF患者1074例,其中609例合并细菌感染,感染发生率为56.7%。有16例患者在90 d内行肝移植手术,其余593例均完成了相关数据统计。各部位感染占总感染人数比例分别为:腹腔70.15%、肺部41.15%、败血症11.97%、泌尿系统5.40%、胸腔4.89%,其他部位8.6%。64.76%的患者为单部位感染。微生物培养阳性率分别为:腹水22.70%、痰52.82%、尿40.63%、胸水35.71%。腹水中大肠埃希菌占首位(43.82%);痰液中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22.67%、24.00%、22.67%;血培养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33.80%、29.58%,其次为葡萄球菌(15.49%)。ACLF合并细菌感染后90 d生存率为38.11%(226/5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6)、肝性脑病分期(P<0.001)、肝衰竭分期(P<0.001)和急性肾损伤(P<0.001)是影响ACLF合并细菌感染患者90 d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ACLF合并细菌感染发生率高,90 d生存率较低,出现急性肾损伤、Ⅲ期以上肝性脑病或肝衰竭晚期时提示预后差。
Bibliography:ObjectType-Article-1
SourceType-Scholarly Journals-1
ObjectType-Feature-2
content type line 14
ISSN:1001-5256
2097-3497
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1.09.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