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不同基因型患者的肝病表型及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研究肝豆状核变性 (WD) 不同基因型患者的肝病表型及临床特征。 方法 选取2008年8月—2023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确诊并进行基因检测的163例WD患者,收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ATP7B基因检测结果。根据ATP7B基因突变情况将患者分为R778L突变组和非R778L突变组;P992L突变组和非P992L突变组;截断突变组和非截断突变组。分析ATP7B基因c.2333G>T/p.R778L突变 (R778L突变) 、c.2975C>T/p.P992L突变 (P992L突变) 以及截断突变患者的肝病表型和临床特征。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
Saved in:
Published in | Linchuang gandanbing zazhi Vol. 40; no. 8; pp. 1627 - 1632 |
---|---|
Main Authors | ,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Changchun
Journal of Clinical Hepatology
01.08.2024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病学部,北京 100039%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病学部,北京 100039 北京大学三〇二临床医学院,北京 100191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1-5256 2097-3497 |
DOI | 10.12449/JCH240819 |
Cover
Summary: | 目的 研究肝豆状核变性 (WD) 不同基因型患者的肝病表型及临床特征。 方法 选取2008年8月—2023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确诊并进行基因检测的163例WD患者,收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ATP7B基因检测结果。根据ATP7B基因突变情况将患者分为R778L突变组和非R778L突变组;P992L突变组和非P992L突变组;截断突变组和非截断突变组。分析ATP7B基因c.2333G>T/p.R778L突变 (R778L突变) 、c.2975C>T/p.P992L突变 (P992L突变) 以及截断突变患者的肝病表型和临床特征。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 163例WD患者均表现为不同严重程度的肝病表型,121例 (74.23%) 被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病,36例 (22.09%) 为失代偿期肝硬化,6例 (3.68%) 为暴发性WD;此外,有5例 (2例慢性肝病,3例失代偿期肝硬化) 合并神经系统异常。163例WD患者最常见的ATP7B基因突变为R778L突变 (等位基因频率为28.2%) ,其次为P992L突变 (等位基因频率为12.6%) ,截断突变的等位基因频率为11.0%。3种突变在不同肝病表型之间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R778L突变组的铜蓝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非R778L突变组[0.04 (0.02~0.08) g/L vs 0.08 (0.03~0.13) g/L,Z=-2.889,P=0.004]。P992L组的ALT[135.0 (80.5~237.0) U/L vs 80.5 (36.0~173.3) U/L,Z=2.684,P=0.007]和AST[121.4 (77.0~195.0) U/L vs 84.0 (39.0~123.3) U/L,Z=3.388,P<0.001]均显著高于非P992L突变组。截断突变组的铜蓝蛋白[0.03 (0.02~0.08) g/L vs 0.06 (0.03~0.11) g/L,Z=-3.136,P=0.002]和血清铜[3.20 (2.15~5.00) mg/L vs 4.20 (2.60~7.50) mg/L,Z=-2.296,P=0.025]水平均显著低于非截断突变组。 结论 |
---|---|
Bibliography: | ObjectType-Article-1 SourceType-Scholarly Journals-1 ObjectType-Feature-2 content type line 14 |
ISSN: | 1001-5256 2097-3497 |
DOI: | 10.12449/JCH240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