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前口服抗栓药物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索发病前口服抗栓药物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8年1-12月的全国、多中心、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登记研究中进行了rt-PA静脉溶栓的患者.根据患者发病前是否应用抗栓药物,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发病前口服抗栓药物)和对照组(发病前未口服抗栓药物).比较两组的基线信息、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和在院全因死亡率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病前应用抗栓药物对患者溶栓后住院期间安全性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了全国1374家医院的17587例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其中,有3313例(18.8%)发病前应用抗栓药物,纳入观察组,14274例(8...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Zhongguo cuzhong zazhi Vol. 16; no. 11; pp. 1110 - 1114
Main Authors 张心邈, 王春娟, 杨昕, 谷鸿秋, 姜英玉, 王伊龙, 赵性泉, 李子孝, 王拥军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北京 10007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7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01.11.2021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Stroke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673-5765
DOI10.3969/j.issn.1673-5765.2021.11.005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目的 探索发病前口服抗栓药物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8年1-12月的全国、多中心、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登记研究中进行了rt-PA静脉溶栓的患者.根据患者发病前是否应用抗栓药物,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发病前口服抗栓药物)和对照组(发病前未口服抗栓药物).比较两组的基线信息、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和在院全因死亡率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病前应用抗栓药物对患者溶栓后住院期间安全性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了全国1374家医院的17587例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其中,有3313例(18.8%)发病前应用抗栓药物,纳入观察组,14274例(81.2%)发病前未应用口服抗栓药物,纳入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年龄较高(67.7±11.1岁vs?64.8±12.2岁),男性比例较低(63.6%?vs?65.7%),既往血管危险因素比例较高,入院NIHSS>15分的患者比例较高(16.1%?vs 1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0.12%?vs?0.07%,P=0.156)和在院全因死亡率(1.72%?vs?1.16%,P=0.010)均高于对照组,但多因素校正后,两组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HR?1.133,95%CI?0.220~5.822,P=0.881)和在院全因死亡(HR?0.912,95%CI 0.612~1.359,P=0.651)方面的差异均未达统计学意义.结论 发病前应用抗栓药物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短期安全性无显著影响,不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和在院全因死亡率.
ISSN:1673-5765
DOI:10.3969/j.issn.1673-5765.2021.1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