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与空间效应——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

以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切入点,结合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背景,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中国数字经济和城乡融合的时空演化特征,探究二者的作用机制和空间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及数字经济发展均呈现缓慢平稳增长态势,但是整体水平较低,地区发展不均衡,呈现“东-中-西”的梯度下降趋势,空间分异特征也较为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由东到西辐射扩张的显著趋势。(2)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总效应显著为正。即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了城乡间要素的自由流动,同时数字技术也为城乡全面融合提供了条件。(3)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东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世界地理研究 Vol. 33; no. 7; pp. 99 - 115
Main Authors 彭十一, 俞雅静, 赵琪琪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地理学会 15.07.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4-9479
DOI10.3969/j.issn.1004-9479.2024.07.20222129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以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切入点,结合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背景,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中国数字经济和城乡融合的时空演化特征,探究二者的作用机制和空间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及数字经济发展均呈现缓慢平稳增长态势,但是整体水平较低,地区发展不均衡,呈现“东-中-西”的梯度下降趋势,空间分异特征也较为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由东到西辐射扩张的显著趋势。(2)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总效应显著为正。即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了城乡间要素的自由流动,同时数字技术也为城乡全面融合提供了条件。(3)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东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城乡融合,而中部地区的数字发展水平对城乡融合的影响呈现抑制作用,对城乡融合水平高的地区显著为正,对邻近地区显著为负,在低城乡融合水平地区不显著。(4)数字化基础设施水平、数字产业化发展水平以及产业数字化应用程度是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大各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好数字经济的均衡发展,实施数字化驱动战略,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
ISSN:1004-9479
DOI:10.3969/j.issn.1004-9479.2024.07.2022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