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逻辑批判及其发展: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逻辑及其批判性分析,科学地指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的“二重性”,即资本存在“物质文明面”与解放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第一推动力”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无限追求价值增殖的逻辑困境;正因如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地批判了资本逻辑。西方主流经济学家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忽略资本要素在特定生产关系,尤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下的运行规律和历史局限性,只强调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而无法科学和全面认识资本的规律和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强调既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防止陷入资本逻辑困境,又充分发...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 64; no. 6; pp. 13 - 24 |
---|---|
Main Author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复旦大学
25.11.2022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上海 200020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0257-0289 |
DOI | 10.3969/j.issn.0257-0289.2022.06.002 |
Cover
Summary: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逻辑及其批判性分析,科学地指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的“二重性”,即资本存在“物质文明面”与解放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第一推动力”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无限追求价值增殖的逻辑困境;正因如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地批判了资本逻辑。西方主流经济学家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忽略资本要素在特定生产关系,尤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下的运行规律和历史局限性,只强调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而无法科学和全面认识资本的规律和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强调既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防止陷入资本逻辑困境,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注重资本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政党领导、人民主体性、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等出发,内在地规定了新时代资本的发展方向和目的,为新时代资本健康发展、避免传统“资本逻辑”及其困境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各类资本在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与做出重大贡献提供了新空间、新潜力和新机会。通过全面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才能真正科学和深化认识资本理论,引导资本健康、高质量发展。 |
---|---|
ISSN: | 0257-0289 |
DOI: | 10.3969/j.issn.0257-0289.2022.06.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