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半干旱区耕地非粮化空间格局及驱动因素

为厘清干旱半干旱区耕地非粮化态势,减少非粮化对粮食安全的威胁,本研究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方法,探索非粮化地域分异特征及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18年干旱半干旱区耕地非粮化面积为8.3×106hm2,非粮化率为38.3%;非粮化率在空间上呈由西向东逐渐递减的分布格局,非粮化面积则呈两边高、中部低的分布特征;土地流转面积是驱动干旱半干旱区非粮化空间格局分异的最重要因子,人均GDP、人均耕地面积和乡村劳动力人数也影响了地域分异特征,但不同地域内各因素作用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研究表明,非粮化受经济、社会、政策因素影响大,今后应规范土地流转行为,调整惠农补贴并优...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Vol. 40; no. 2; pp. 333 - 344
Main Authors 常媛媛, 刘俊娜, 马静, 于昊辰, 陈浮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10.03.2023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 210098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 210098%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2095-6819
2095-6819
DOI10.13254/j.jare.2022.0151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为厘清干旱半干旱区耕地非粮化态势,减少非粮化对粮食安全的威胁,本研究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方法,探索非粮化地域分异特征及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18年干旱半干旱区耕地非粮化面积为8.3×106hm2,非粮化率为38.3%;非粮化率在空间上呈由西向东逐渐递减的分布格局,非粮化面积则呈两边高、中部低的分布特征;土地流转面积是驱动干旱半干旱区非粮化空间格局分异的最重要因子,人均GDP、人均耕地面积和乡村劳动力人数也影响了地域分异特征,但不同地域内各因素作用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研究表明,非粮化受经济、社会、政策因素影响大,今后应规范土地流转行为,调整惠农补贴并优化资源配套,加大监管的同时谨防“一刀切”,实现农民增收、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三协同”。
ISSN:2095-6819
2095-6819
DOI:10.13254/j.jare.202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