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异食症初中生的接纳承诺疗法治疗个案报告
异食症(pica),曾译为异食癖、乱食症,是一种进食障碍,主要表现为至少一个月持续性地摄取非营养、非食用物质,如泥土、头发、涂料等,且异食行为与个体发育水平不相符,并非社会实践或文化的组成部分.异食症在儿童期起病最为常见,可在其他方面发育正常的儿童中出现,但成人起病似乎更可能发生在智力障碍或其他障碍的背景下.对于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具体病因,可能致病因素包括异常感官体验、营养(如铁、锌等)缺乏、孕期、精神障碍、智力低下及社会心理因素,既往报道的异食症患者中也常伴随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情绪障碍、神经性厌食症等心理疾病.根据不同的相关病因,治疗措施也有所不同,主要有营养治疗、药物治疗和行为干预...
Saved in:
Published in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Vol. 32; no. 9; pp. 734 - 737 |
---|---|
Main Authors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10.09.2018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昌330006 南昌大学体育与教育学院,南昌330031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0-6729 |
DOI | 10.3969/j.issn.1000-6729.2018.09.005 |
Cover
Summary: | 异食症(pica),曾译为异食癖、乱食症,是一种进食障碍,主要表现为至少一个月持续性地摄取非营养、非食用物质,如泥土、头发、涂料等,且异食行为与个体发育水平不相符,并非社会实践或文化的组成部分.异食症在儿童期起病最为常见,可在其他方面发育正常的儿童中出现,但成人起病似乎更可能发生在智力障碍或其他障碍的背景下.对于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具体病因,可能致病因素包括异常感官体验、营养(如铁、锌等)缺乏、孕期、精神障碍、智力低下及社会心理因素,既往报道的异食症患者中也常伴随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情绪障碍、神经性厌食症等心理疾病.根据不同的相关病因,治疗措施也有所不同,主要有营养治疗、药物治疗和行为干预.尽管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在发育正常的背景下,异食症的产生与心理因素有较大关联,但尚未发现运用心理咨询或治疗的方法对异食症患者进行干预的研究文献. |
---|---|
ISSN: | 1000-6729 |
DOI: | 10.3969/j.issn.1000-6729.2018.09.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