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刺激运动机器人在胸腰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智能电刺激运动机器人在胸腰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胸腰段不完全性SCI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辅以智能电刺激运动机器人训练,对照组分别在不同时间辅以功能电刺激和四肢联动自行车训练。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徒手肌力检查对两组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下肢肌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FMA评分均升高,以治疗组为著(P均〈0.05);两组MBI评分均升高(P均〈0.01),两组间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下肢肌...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山东医药 Vol. 57; no. 29; pp. 57 - 59 |
---|---|
Main Author | |
Format | Magazine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四川省康复医院·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成都611135%遂宁市中心医院
2017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2-266X |
DOI | 10.3969/j.issn.1002-266X.2017.29.019 |
Cover
Summary: | 目的探讨智能电刺激运动机器人在胸腰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胸腰段不完全性SCI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辅以智能电刺激运动机器人训练,对照组分别在不同时间辅以功能电刺激和四肢联动自行车训练。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徒手肌力检查对两组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下肢肌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FMA评分均升高,以治疗组为著(P均〈0.05);两组MBI评分均升高(P均〈0.01),两组间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下肢肌力均较治疗前提高(P均〈0.05),治疗组下肢近端肌力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智能电刺激运动机器人能改善胸腰段不完全性SCI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肌力;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
Bibliography: | 37-1156/R |
ISSN: | 1002-266X |
DOI: | 10.3969/j.issn.1002-266X.2017.29.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