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设施造成的视觉影响与驾驶员生理心理的关系

目的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到公路交通设施设置前后驾驶员生理心理的差异,以此为驾驶员实际行车过程中公路设施的具体设置提供理论基础,最大化的减少由于公路交通设施设置不当造成的受驾驶员主观影响的交通安全事故.方法通过对不同年龄段驾驶员进行跟车实测,收集120例驾驶员数据,从公路交通设施设置前后对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影响机理出发,运用数理统计和回归分析,对不同性别、不同驾龄的驾驶员进行分类,通过动态聚类法对驾驶员的视觉兴奋区进行处理,从视觉范围、扫视速度和区域面积等方面定量研究交通设施设置对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影响.结果①驾驶员视觉特性强度与其注视点距离和车速呈正相关(r=0.997),注视点距离和车速的标准差分别...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四川精神卫生 Vol. 30; no. 6; pp. 560 - 565
Main Author 张丽梅;李耀平;鲍建军;杨爽艺;鲍天昊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云南昆明,650224%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2017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7-3256
DOI10.11886/j.issn.1007-3256.2017.06.018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目的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到公路交通设施设置前后驾驶员生理心理的差异,以此为驾驶员实际行车过程中公路设施的具体设置提供理论基础,最大化的减少由于公路交通设施设置不当造成的受驾驶员主观影响的交通安全事故.方法通过对不同年龄段驾驶员进行跟车实测,收集120例驾驶员数据,从公路交通设施设置前后对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影响机理出发,运用数理统计和回归分析,对不同性别、不同驾龄的驾驶员进行分类,通过动态聚类法对驾驶员的视觉兴奋区进行处理,从视觉范围、扫视速度和区域面积等方面定量研究交通设施设置对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影响.结果①驾驶员视觉特性强度与其注视点距离和车速呈正相关(r=0.997),注视点距离和车速的标准差分别为0.016和0.05,协方差分别为6328、-1030,95%置信区间范围为(0.926,1)和(-1,0.05);②驾驶员对正前方视野区内最为关注,公路交通设施设置前后驾驶员兴趣区域注视趋势大体相似,但额外的交通设施会吸引驾驶员更多的注意力;③驾驶人员视觉搜索范围在设置公路交通设施后会增加,水平范围会减小,这一点在女性驾驶员和驾驶新手身上尤为明显;④驾驶人扫视幅度和速率在设置后会增加,驾驶新手和女性驾驶员扫视幅度更大,范围更广;⑤驾驶人眨眼持续时间主要分布在0.02~0.6s范围内,平均值为0.245s,0.1~0.3s范围内眨眼频数较高,对驾驶员生理影响较大.结论驾驶员视野范围与注视距离、注视点区域面积存在显著相关性,随着车速增加,驾驶员反馈信息次数也会增加,错误率上升.
Bibliography:51-1457/R
ISSN:1007-3256
DOI:10.11886/j.issn.1007-3256.2017.06.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