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安全合理的理论依据。方法对该院2015年度门、急诊及病区上报的119例ADR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由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比例最高,共83例,占69.75%;给药途径主要以静脉滴注给药方式为主,共117例,占98.32%;119例ADR共累及7个系统及器官,其中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共89例,占74.79%。结论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是发生ADR的最主要原因,临床医生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相关临床应用指南及专家共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另外,妇幼保健专科医院临床医生还应熟悉儿童的生理特征,加强药物的合理...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现代医药卫生 Vol. 33; no. 2; pp. 307 - 309
Main Author 方辉 张振财 刘梅生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铜陵市妇幼保健院,安徽,244000 2017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9-5519
DOI10.3969/j.issn.1009-5519.2017.02.057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目的通过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安全合理的理论依据。方法对该院2015年度门、急诊及病区上报的119例ADR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由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比例最高,共83例,占69.75%;给药途径主要以静脉滴注给药方式为主,共117例,占98.32%;119例ADR共累及7个系统及器官,其中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共89例,占74.79%。结论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是发生ADR的最主要原因,临床医生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相关临床应用指南及专家共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另外,妇幼保健专科医院临床医生还应熟悉儿童的生理特征,加强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ADR的发生。
Bibliography:50-1129/R
ISSN:1009-5519
DOI:10.3969/j.issn.1009-5519.2017.0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