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蜡梅果实和种子形态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Q948.12; 对天台大雷山4个不同生境(常绿阔叶林、灌丛、竹林和杉木林)夏蜡梅群体的果实、种子形态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测量的果实和种子12项形态学指标表明,果实和种子的性状以灌丛生境最优、其次是竹林生境、最差的是常绿阔叶林生境.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变异,其中群体间的变异系数的平均值从61.71(每果种子数) 到7.51(种子厚).夏蜡梅种子形态较果实形态稳定.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夏蜡梅果实和种子形态在不同生境间差异显著,其中80%以上的变异来源于生境内.PCA分析结果将4个群体大致分为3组,杉木林生境和常绿阔叶林生境果实和种子形态最接近,为一组,竹林...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Vol. 34; no. 6; pp. 689 - 695
Main Authors 张文标, 金则新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北碚,400715 2007
台州学院,生态研究所,浙江,临海,317000%台州学院,生态研究所,浙江,临海,317000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8-9497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Q948.12; 对天台大雷山4个不同生境(常绿阔叶林、灌丛、竹林和杉木林)夏蜡梅群体的果实、种子形态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测量的果实和种子12项形态学指标表明,果实和种子的性状以灌丛生境最优、其次是竹林生境、最差的是常绿阔叶林生境.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变异,其中群体间的变异系数的平均值从61.71(每果种子数) 到7.51(种子厚).夏蜡梅种子形态较果实形态稳定.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夏蜡梅果实和种子形态在不同生境间差异显著,其中80%以上的变异来源于生境内.PCA分析结果将4个群体大致分为3组,杉木林生境和常绿阔叶林生境果实和种子形态最接近,为一组,竹林生境和灌丛生境各为一组.夏蜡梅果实和种子形态与光照条件的相关性最大,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较小.
ISSN:1008-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