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线网络联系模式对航班延误分布的影响及其近年变化
城市对航线贯通枢纽机场构成干线网络系统,在空中交通组织中发挥关键作用,使用2012年和2018年城市对航线数据和相关航班延误数据构建系列指示指标,旨在阐释航线网络联系模式对航班延误分布的影响,进而以研究期间的比较分析来展望其变化趋势。研究结论如下:(1)航线网络是影响航班延误的外部性基础因素,我国枢纽机场高延误率不能完全归结为机场规模和空管水平,其与航线网络密切相关,分别由网络联系强度和网络联系结构两个方面引发了延误累积效应和延误顶端效应。(2)我国航线网络联系强度大多超出航空需求度,日内延误频率由低值向高值变化且持续向后端挤压,高峰时段叠置形成延误传染扩散,产生航班延误累积效应。(3)枢纽机...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世界地理研究 Vol. 32; no. 4; pp. 96 - 108 | 
|---|---|
| Main Authors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中国地理学会
    
        15.04.2023
     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石家庄050024 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石家庄050024%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石家庄050024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1004-9479 | 
| DOI | 10.3969/j.issn.1004-9479.2023.04.2021513 | 
Cover
| Summary: | 城市对航线贯通枢纽机场构成干线网络系统,在空中交通组织中发挥关键作用,使用2012年和2018年城市对航线数据和相关航班延误数据构建系列指示指标,旨在阐释航线网络联系模式对航班延误分布的影响,进而以研究期间的比较分析来展望其变化趋势。研究结论如下:(1)航线网络是影响航班延误的外部性基础因素,我国枢纽机场高延误率不能完全归结为机场规模和空管水平,其与航线网络密切相关,分别由网络联系强度和网络联系结构两个方面引发了延误累积效应和延误顶端效应。(2)我国航线网络联系强度大多超出航空需求度,日内延误频率由低值向高值变化且持续向后端挤压,高峰时段叠置形成延误传染扩散,产生航班延误累积效应。(3)枢纽机场节点度和中介中心度过高,整体航线网络集聚度和平均路径长度指数偏低,枢纽机场中心优势和桥接作用使网络联系呈现寡头结构,产生航班延误顶端效应。(4)研究期间我国航线网络形态较为固定,缓解航班延误仍面临巨大挑战,优化空中交通功能实施流量调控是重要改革方向。 | 
|---|---|
| ISSN: | 1004-9479 | 
| DOI: | 10.3969/j.issn.1004-9479.2023.04.2021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