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效果分析

目前全球各地开展了一系列评估保护区管理成效的研究工作。2005年,国家林业局对全国634个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人员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35份。本文针对其中的社区参与、社区共管和与社区的协调发展3个指标分析了国内的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效果,并对社区管理效果的得分情况、区域特征、级别特征和影响管理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社区管理水平普遍较低,3个指标中,与社区的协调发展得分最高,为1.85分,社区参与和社区共管分别为1.15分和1.03分;各个区域在社区管理效果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华中地区的社区管理效果平均分最高,为4.26分,华南地区最低,为3.73分;...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Sheng wu duo yang xing Vol. 16; no. 4; pp. 389 - 398
Main Author 刘静 苗鸿 欧阳志云 徐卫华 郑华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2008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5-0094
DOI10.3321/j.issn:1005-0094.2008.04.010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目前全球各地开展了一系列评估保护区管理成效的研究工作。2005年,国家林业局对全国634个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人员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35份。本文针对其中的社区参与、社区共管和与社区的协调发展3个指标分析了国内的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效果,并对社区管理效果的得分情况、区域特征、级别特征和影响管理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社区管理水平普遍较低,3个指标中,与社区的协调发展得分最高,为1.85分,社区参与和社区共管分别为1.15分和1.03分;各个区域在社区管理效果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华中地区的社区管理效果平均分最高,为4.26分,华南地区最低,为3.73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社区管理效果整体上比省级好,二者存在显著差异沪〈0.01)。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监测与评价、人事管理、职工培训、管理计划和保护区巡护这5个指标与社区管理效果的相关程度较大。为了提高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效果,我们建议着重从有效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国家和各省统筹拨付保护区经费以及完善职工管理制度几方面入手。
Bibliography:nature reserves, community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community co-management
S759.9
11-3247/Q
TU998.1
ISSN:1005-0094
DOI:10.3321/j.issn:1005-0094.2008.0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