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角色的适应与重构

生物医学中,精神病人作为干预帮扶的对象和被动的客体,其话语表达与主体行动常常被忽视。通过对35名精神病人的深度访谈和观察发现,精神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出适应角色和重构角色两种生存策略。适应角色表现为接纳医学治疗及康复、认识并享受疾病带来的额外获益。重构角色表现为语言上利己的病因解释、行动上顺应社会期待的多种努力,以期解构社会污名及结构性压力。精神病人通过外化归因、文化归因、隐蔽化的表述形式对疾病进行建构和解释,采用规避、过渡、互惠策略展开日常行动。...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医学与哲学 Vol. 43; no. 16; pp. 26 - 29
Main Authors 崔桃桃, 施征宇, 汪作为, 徐韦云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20.08.2022
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 上海 200083%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 上海 20008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2-0772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16.05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生物医学中,精神病人作为干预帮扶的对象和被动的客体,其话语表达与主体行动常常被忽视。通过对35名精神病人的深度访谈和观察发现,精神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出适应角色和重构角色两种生存策略。适应角色表现为接纳医学治疗及康复、认识并享受疾病带来的额外获益。重构角色表现为语言上利己的病因解释、行动上顺应社会期待的多种努力,以期解构社会污名及结构性压力。精神病人通过外化归因、文化归因、隐蔽化的表述形式对疾病进行建构和解释,采用规避、过渡、互惠策略展开日常行动。
ISSN:1002-0772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2.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