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VEST和PLUS模型的江西省土地利用碳储量时空变化与预测

土地利用变化是驱动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对于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西省为例,基于InVEST-PLUS模型,探究1990—2020年江西省土地利用变化和碳储量时空演变,测算2030年多情景碳储量。(1)江西省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碳储量分别为12.7594、12.7600、12.6912、12.5800亿吨,总体呈现减少态势。林地的减少是造成碳储量损失的主要因素。地上生物量碳库和土壤碳库碳储量最多,占总碳储量的88.82%。(2)至2030年,较2020年,在自然发展与城镇发展情景下,碳储量分别减少380、1330万吨,在生态保护情景下...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上海国土资源 Vol. 45; no. 1; pp. 86 - 92
Main Authors 刘翰芳, 刘牧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上海市地质学会 30.03.2024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江西·南昌 330045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2095-1329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24.01.015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土地利用变化是驱动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对于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西省为例,基于InVEST-PLUS模型,探究1990—2020年江西省土地利用变化和碳储量时空演变,测算2030年多情景碳储量。(1)江西省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碳储量分别为12.7594、12.7600、12.6912、12.5800亿吨,总体呈现减少态势。林地的减少是造成碳储量损失的主要因素。地上生物量碳库和土壤碳库碳储量最多,占总碳储量的88.82%。(2)至2030年,较2020年,在自然发展与城镇发展情景下,碳储量分别减少380、1330万吨,在生态保护情景下则增加125万吨,表明采取生态保护措施,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能有效控制碳储量的减少。(3)碳储量明显较高的地区位于生态用地连片的赣南山区,而碳储量明显较低的地区位于碳密度值较低以及建设用地呈斑块状分布的赣北区域。研究结果将为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合理生态决策、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ISSN:2095-1329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24.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