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宋时期寺庙“茶药共饮”的习俗

唐宋时期,民间饮茶习俗进入寺庙,“以茶入药”成为寺庙僧众保养身体的重要饮食习惯。目前,关于该时期寺庙中“以茶入药”的研究较少,多数研究以寺庙中的“茶礼”为重点。作为“茶礼”中的核心环节,关于茶“药性”的研究对于“茶礼”研究的完整性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以“茶汤礼”替代“茶礼”。径山是“茶礼”的形成地,径山茶宴于唐宋“茶礼”形成时期逐渐成形,并作为茶道和茶学的起源传入日韩。作为皇家与民间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显现,寺庙中“茶药共饮”的习俗具有多层次的内容、特点与价值意义。鉴于当前有关于寺庙中“茶汤礼”研究的不完整性,建议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切入,提高寺庙“茶药共饮”研究的完整性,使这一古老礼仪在当下...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农业考古 no. 5; pp. 97 - 101
Main Authors 柏雨婷, 顾军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26.10.2022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6-2335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唐宋时期,民间饮茶习俗进入寺庙,“以茶入药”成为寺庙僧众保养身体的重要饮食习惯。目前,关于该时期寺庙中“以茶入药”的研究较少,多数研究以寺庙中的“茶礼”为重点。作为“茶礼”中的核心环节,关于茶“药性”的研究对于“茶礼”研究的完整性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以“茶汤礼”替代“茶礼”。径山是“茶礼”的形成地,径山茶宴于唐宋“茶礼”形成时期逐渐成形,并作为茶道和茶学的起源传入日韩。作为皇家与民间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显现,寺庙中“茶药共饮”的习俗具有多层次的内容、特点与价值意义。鉴于当前有关于寺庙中“茶汤礼”研究的不完整性,建议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切入,提高寺庙“茶药共饮”研究的完整性,使这一古老礼仪在当下有更好的传承。
ISSN:1006-2335